1、(反枝苋)苋菜:又名人情菜、刺苋菜,是苋科植物反枝苋、绿穗苋、皱果苋、凹头苋的嫩茎叶。
现代医学证实,苋菜含有丰富的铁、钙、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成人的身体健康都有帮助。
苋菜中没有草酸,多含的钙质很容易被人体吸收,而丰富的铁可以合成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有造血和携带氧气的作用,被誉为“补血菜”。
苋菜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尤其含赖氨酸,使人体所必需的,而玉米、小麦、大米等谷物中含量较少,因此常吃苋菜对人体的健康很有益的。
中医认为,苋菜性凉,味甘,具有清热明目、通利二便、收敛消肿、解毒治痢、抗炎止血等功效。
可治疗尿血、内痔出血、扁桃腺炎、急性肠炎等症。
苋菜有营养,且药用价值高,但因其性寒凉,故脾虚便溏者慎用,且不宜与鳖同食。
苋菜的食用方法:洗净,水焯后可凉拌、热炒、制馅、做汤等。
2、荠菜:又名清明菜,因其茎能避蚊子和飞蛾,故又叫护生菜。
荠菜味甘,性温,无毒,能利肝和中,补虚健脾,益五脏,有清热解毒、止血明目的作用,故对有内热者甚宜。
现代医学也证实荠菜具有止血、降低血压的作用,可治疗乳糜尿、肾炎水肿、胃炎、肠炎,也可治疗目赤肿痛、结膜炎、夜盲等眼科疾病。
荠菜含有蛋白质、脂肪、糖、钾、钠、钙、磷、铁、锰、胡萝卜素及多种维生素,叶绿素和纤维素的含量也很丰富。
由于荠菜含有10多种氨基酸,故其味鲜美,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荠菜可以食可药,其性平,味甘,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降压等功效。
可治痢疾、水肿、淋病、吐血、便血等病,所以民间有“到了三月三,荠菜可以当灵丹”之说。
荠菜入肴,吃法多种,水焯以后可拌、炒、腌食、烧、做馅、煮粥等。
3、苦菜:又名苦苦菜、苦苣等。
中医认为,苦菜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
据报道,苦菜除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咽炎、阑尾炎外,还有抗肿瘤作用。
苦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以及钾、钙等,所以对预防和治疗贫血病,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和消暑保健有较好的作用。
苦菜性寒,故脾胃虚寒者忌食。
另外,苦菜不能与蜂蜜共食。
4、马齿苋:又名马齿菜、马苋菜、长命菜等。
其味酸,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消肿、杀虫杀菌、消炎止痛、止血凉血的功效。
可以治疗痢疾、肠炎、肾炎、产后子宫出血、便血、乳腺炎等症。
绿穗苋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苋菜的叶呈卵形或棱形,菜叶有绿色或紫红色,茎部纤维一般较粗,咀嚼时会有渣。苋菜菜身软滑而菜味浓,入口甘香,有润肠胃清热功效。亦称为“凫葵”、“荇菜”、“莕菜”。
简介
【读音】xiàncài。
【科属】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英文】Amaranth。
学名:AmaranthusmangostanusL.
【别名】青香苋、红苋菜、红菜、野刺苋、米苋、人旱菜,杏菜、荇菜、莹莹菜、玉米菜、米谷菜、云仙菜等。
产期:6-10月盛产。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性味归经】性凉,味微甘;入肺、大肠经。
【生境分布】生于田间或路旁、村舍附近、杂草地上[1]。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止痢。
主治赤白痢疾,二便不通,目赤咽痛,鼻衄等病症。
【营养成分】每100克可含水分90.1克,蛋白质1.8克,脂肪O.3克,碳水化合物5.4克,粗纤维0.8克,灰分1.6克,胡萝卜素1.95毫克,维生素马0.04毫克,维生素马0.16毫克,尼克酸1.1毫克,维生素C28毫克,钙180毫克,磷46毫克,铁3.4毫克,钾577毫克,钠23毫克,镁87.7毫克,氯160毫克。
苋菜富含易被人体吸收的钙质,对牙齿和骨骼的生长可起到促进作用,并能维持正常的心肌活动,防止肌肉痉挛(抽筋)。
它含有丰富的铁、钙和维生素K,具有促进凝血,增加血红蛋白含量并提高携氧能力,促进造血等功能。
苋菜还是减肥餐桌上的主角,常食可以减肥轻身,促进排毒,防止便秘。
苋菜[2]分为白苋菜及红苋菜,盛产于夏季。
当植株未硬化,花蕾未形成前,全株拔起或用刀沿土面切割。
每100g嫩茎叶约含水分90.1g、蛋白质1.8g、碳水化合物5.4g、钙180mg、磷46mg、胡萝卜素1.95mg、维生素C28mg。
炒食或作汤。
全株可入药。
世界各地都有苋属植物的分布。
中国有苋属的13个种。
栽培的少数种主要分布在中国和印度。
中国自古栽培苋菜,在中国汉初的《尔雅》中称“蒉,赤苋”。
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苋菜根较发达,分布深广。
茎高80~150cm,有分枝。
叶互生,全缘,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平滑或皱缩,长4-10cm,宽2-7cm,有绿、黄绿、紫红或杂色。
花单性或杂性,穗状花序;花小,花被片膜质,3片;雄蕊3枚,雌蕊柱头2-3个,胞果矩圆形,盖裂。
种子圆形,紫黑色有光泽,千粒重0.7g。
发酵的苋菜汁用来做臭豆腐。
苋菜按其叶片颜色的不同,可以分为3个类型:
①绿苋:叶片绿色,耐热性强,质地较硬。品种有上海的白米苋,广州的柳叶苋及南京的木耳苋等。
②红苋:叶片紫红色,耐热性中等,质地较软。品种有重庆的大红袍、广州的红苋及昆明的红苋菜等。
③彩苋:叶片边缘绿色,叶脉附近紫红色,耐热性较差,质地软。
有上海的尖叶红米苋及广州的尖叶花红等。
苋菜喜温暖,较耐热,生长适温23~27℃,20℃以下生长缓慢,10℃以下种子发芽困难。
要求土壤湿润,不耐涝,对空气湿度要求不严。
属短日性蔬菜,在高温短日照条件下,易抽薹开花。
在气温适宜,日照较长的春季栽培,抽薹迟,品质柔嫩,产量高。
苋菜生长期30~60天。
在全国各地的无霜期内,可分期播种,陆续采收。
食疗作用
1、清热解毒,明目利咽苋菜性味甘凉,长于清利湿热,清肝解毒,凉血散瘀,对于湿热所致的赤白痢疾及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目痛、咽喉红肿不利等,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2、营养丰富,增强体质苋菜中富含蛋白质、脂肪。
糖类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所含的蛋白质比牛奶更能充分被人体吸收,所含胡萝卜素比茄果类高2倍以上,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强身健体,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有“长寿菜”之称。
3、促进儿童生长发育苋菜中铁的含量是菠菜的1倍,钙的含量则是3倍,为鲜蔬菜中的佼佼者。
更重要的是,苋菜中不含草酸,所含钙、铁进入人体后很容易被吸收利用。
因此,苋菜能促进小儿的生长发育,对骨折的愈合具有一定的食疗价值。
保健食谱
1.凉拌苋菜苋菜500克,大蒜子5克。
将苋菜洗净,放入沸水中焯一下捞出;大蒜捣成泥状,将焯好的苋菜放入盘中,放蒜泥、盐、香油、味精,拌匀即可。
此菜清淡凉爽,具有开胃助食的功效,适用于胃纳不佳,饮食不香,脘腹痞满等病症。
2.苋菜豆腐汤苋菜400克,水发海米20克,豆腐250克,蒜10克。
苋菜洗净,放入沸水中焯一下,捞出沥干;水发海米切末;豆腐切成小块,蒜捣成泥;炒锅放火上,加入食油,油热后下蒜泥,煸出香味后下海米和豆腐块,用少许盐焖1分钟,再加水和适量盐;将汤烧开,下苋菜一滚即离火装碗,调味精即可。
此菜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润燥的功效,对于肝胆火旺,目赤咽肿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3.炒苋菜苋菜250克,虾仁20克。苋菜洗净,取嫩尖;虾仁洗净剁碎;锅置旺火上,加油烧热,下苋菜干炒,入虾仁,炒熟。起锅时入盐少许即可。此菜具有补虚助长的功效,尤宜儿童食用。
4.苋菜汤苋菜400克,取嫩尖洗净;锅内下麻油,烧热,入苋菜,旺火炒片刻,再加高汤文火煨熟,起锅装入碗中。此菜清淡凉爽,可通利二便,是燥热便秘患者的理想食疗佳品。
5.紫苋粥紫苋菜150克,粳米60克。
将苋菜洗净,切碎,放入锅内,加入洗净的粳米,再加适量水和盐,武火烧沸,改为文火煮粥。
此粥具有清热止痢的功效,适用于老年体虚,大便不畅,急性菌痢,急性肠炎等病症。
常食之可益脾胃,强身体。
6.用新鲜苋菜梗经发酵腌制后所泡制出苋菜卤汁,俗称臭豆腐臭水,其发酵腌制的时间越长卤水的质量越好。
豆腐经它浸泡后即成臭豆腐,油炸后外酥内嫩,表面金黄,入口清咸奇鲜,不臭反香,甚至一些从不吃臭豆腐的人看后闻后都想一尝为快。
故有“扑鼻闻其臭,入口生奇香”之说了。
全国每个地方都有种植,长大后有2米多高,用该苋菜梗发酵腌制半年后泡出的水即是苋菜汁了。
注意事项
苋菜性寒凉,阴盛阳虚体质、脾虚便溏或慢性腹泻者,不宜食用。
苋菜不宜与甲鱼同食,否则会引起中毒。
过敏性体质的人食用苋菜后经日光照射有可能患植物日光性皮炎,此症较严重,需多加注意。
文献选录本草图经》:“紫苋,主气痢;赤苋,主血痢。”。
《本草纲目》:“六苋,并利大小肠。治初痢,滑胎。”。
《滇南本草》:“治大小便不通,化虫,去寒热,能通血脉,逐瘀血。”。
《随息居饮食谱》:“苋通九窍。其实主青育明目,而苋字从见。”。
文化欣赏
宋·苏颂:“赤苋亦谓之花苋,茎叶深赤,根茎亦可糟藏,食之甚美,味辛。
苋菜叶有粉绿色、红色、暗紫色或带紫斑色,故古人分白苋、赤苋、紫苋、五色苋等数种。此外,尚有人苋和马齿苋,统称六苋。
清·萧雄。《西疆杂述诗·园蔬》:“几畦蔬菜不成行,白韭者葱着意尝。萝菔儿情秋色老,蔓蔷缥贮隔年香。”。
功能主治
子:清肝明目。用于角膜云翳,目赤肿痛。
根:凉血解毒,止痢。用于细菌性痢疾,肠炎,红崩白带,痔疮。
【用法用量】子3~4钱;根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食疗价值
苋科草本植物苋的茎叶。叶有绿、红、暗紫等色,以色红者较好,称为红苋、赤苋。我国各地均有栽培,春、夏季采收,去根,洗净用。
[性能]味甘,性策寒。能清热解毒,利尿除湿,通利大便。
[参考]含多量赖氨酸、维生素C、铁、钙等成分。
[用途]用于痢疾便血或湿热腹胀;热淋,小便短赤;虚人、老人大便难等症。
[性能]味甘,性策寒。能清热解毒,利尿除湿,通利大便。
[参考]含多量赖氨酸、维生素C、铁、钙等成分。
[用途]用于痢疾便血或湿热腹胀;热淋,小便短赤;虚人、老人大便难等症。
[用法]煎汤,煮粥,或绞汁服。
[注意]脾虚易泻或便溏者慎服。《食疗本草》说:“苋菜和马齿苋为细末,等份,与妊娠人常服,令易产也。”李时珍也说能“滑胎”,故孕妇亦不相宜。
食用方法
1,紫苋粥:紫苋菜150g,水煮取汁去渣,入粳米60g,煮粥,一次服食。
源于《寿亲养老新书》。本方取紫苋菜清热解毒、治痢,以粳米益胃调中。用于“产前后赤白痢”,或作湿热泻痢的辅助治疗。
2,炒苋菜:苋菜500g,用食油煸炒,调以食盐、醋、大蒜(拍碎、切细),随量佐餐食。
此菜能健胃进食,并有解毒治痢作用。用于痢疾,湿热腹泻。
3,苋菜利水汤:苋菜60g,蕹菜100g。切碎,水煎服,或代茶饮。
苋菜、蕹菜均能利尿除湿,二药配伍,可协同奏效。用于热淋,小便不利或湿热水肿。
4苋菜鱼肉饭仔
原料:米3汤匙,蒸熟的鱼肉1汤匙或适量,苋菜1~2棵。
制作:1.鱼蒸熟后(最好选鱼脯,因鱼脯无幼骨),拣出鱼肉弄碎。
2.苋菜洗净,放入滚水中焯软捞起,滴干水剁细。
3.米洗净,加入浸过米面的清水浸1小时。
4。水1杯或适量,放入小煲内煲滚,放下米及浸米的水煲滚,慢火煲成浓糊状的烂饭,放下苋菜搅匀煮粘,下鱼肉及极少的盐搅匀,煲滚即可。待温度适合时,便可喂幼儿进食。
营养价值
苋菜叶富含易被人体吸收的钙质,对牙齿和骨骼的生长可起到促进作用,并能维持正常的心肌活动,防止肌内痉挛。同时含有丰富的铁、钙和维生素K,可以促进凝血,增加血红蛋白含量并提高携氧能力,促进造血等功能。
苋菜还是减肥餐桌上的主角,常食可以减肥轻身,促进排毒,防止便秘。
同时常吃苋菜可增强体质,苋菜中富含蛋白质、脂肪。
糖类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所含的蛋白质比牛奶更能充分被人体吸收,所含胡萝卜素比茄果类高,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强身健体,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有“长寿菜”之称。
促进儿童生长发育,苋莱中铁、钙的含量比菠菜高,为鲜蔬菜中的佼佼者。更重要的是,苋莱中不含草酸,所含钙、铁进人人体后很容易被吸收利用。因此,苋菜能促进小儿的生长发育,对骨折的愈合具有一定的食疗价值。
同时也适宜于妇女和老年人食用,对牙齿和骨骼生长可起到促进作用;苋菜对于维持正常心肌活动,促进凝血也大有裨益,这是因为它所含丰富的铁可以合成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有造血和携带氧气的功能,最宜贫血患者食用。
因此我国民间常将苋菜与马齿苋,一起视为骨折之人和临产孕妇的最佳食蔬。
相关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适合老年人、幼儿、妇女、减肥者食用。在夏季食用红苋菜对于清热解毒,治疗肠炎痢疾以及大便干结和小便赤涩有显著作用;
2.脾胃虚寒者忌食;平素胃肠有寒气、易腹泻的人也不宜多食。食物相克苋菜禁忌与甲鱼和龟肉同食。加工方式1.常用烹调方法包括炒、炝、拌、做汤、下面和制馅。但是烹调时间不宜过长。
2.在炒苋菜时可能会出很多水,所以在炒制过程中可以不用加水。
3.如果想蒜想扑鼻,就要在出锅前再放入蒜末,这样香味最为浓厚。其它相关苋菜原我国,甲骨文中已有“苋”字,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和上市。
同时也有风韵的历史文化,据书记载宋代苏颂:“赤苋亦谓之花苋,茎叶深赤,根茎亦可糟藏,食之甚美,味辛。
”苋菜叶有粉绿色、红色、暗紫色或带紫斑色,故古人分白苋、赤苋、紫苋、五色苋等数种。
此外,尚有人苋和马齿苋,统称六苋。
清代萧雄的《西疆杂述诗园蔬》说道:“几畦蔬菜不成行,白韭者葱着意尝。萝菔儿情秋色老,蔓蔷缥贮隔年香。”。
苋菜传奇
苋菜也是一味常用药。老一辈的药农都喜欢用它去清火解毒。每当在野外见到它,我常常会回想起一件事:
那是很久以前的一天上午,我路过福建漳州一个只有几间店铺的小小镇,当时日上三竿,肚子也有点饥饿了,就在路过一个小食店坐下来,要了一碗粥一小块咸萝卜和几个包子。
当店娘把东西拿给我的时候,我见她还抱着一个小娃,头耷在她肩上,面黄肌瘦,毫无血色,也无精神,一看就是久病的样子。
我一边吃一边问她:这小孩得的啥病?店娘倒是个快嘴人,听我见问,一下子快言快语说了很多,大意是说这孩子怕是养不成了,连孔都生错,该拉的也变成撒的啦!吃什么就泻什么,直进直出,几个月来不知问了多少先生吃了多少药片,还上了医院打了针吊了液,就是不稍停,等时日了,不知要到那里去找个仙来医啊?听她这么说,小孩大概是个水泻,怎么就几个月治不来呢,弄到要等时日的地步了?我正闷思莫非有暗疾?问她孩子有那里生物或痛么?她回没有。
吃罢,叫她把孩子放床上,摸按孩子的肚子,软软的也不见痛。
于是便对她说:这仙却也难找,只是地仙可治你囡的病么?她见这么说,对我上下打量了说:要治好了,认你作爹。
我说你等着,我到屋旁拔个青草,给你囡仔食试下看。
因为我思讨小孩只是水泻,肚只是有时痛,但不严重,因迁延日久,胃口不好,吃不下饭。
但幸好是小孩,要是老人泻这么久早就上路了。
我在进店之前就注意到在她店旁水沟边生有一大棵人苋,石篱中还生有几丛石葛。
于是,我摘了11个人苋心、挖一个石葛薯给她,叫她马上切碎了,煮给小孩吃,并且告诉她,等青草水煮开了还要下乌糖,要放多些乌糖,食甜些。
她一听跳了起来:医生都说不能吃糖不能吃肥,现在吃素都泻,连吃水都泻出水来。
听她的口气,以为我在戏弄她。
我只得耐心的对她说:医生治几个月不见好你还信他们,我这草药吃了晚上包好,也不收你一分钱,信不信由你。
旁边一个阿伯也帮忙说,这青草可吃,以前饥荒年就吃这个,就试下看吧,就是吃不好也无妨碍。
于是她再问了煮法食法准备试下。
我还了饭钱,并对他们说,我到前面山上,下午还回来路过这儿。
那天下午我下山到她店里,店家见了我很是高兴,马上把我让进店里坐,要泡茶给我,我说茶就甭啦,快拿开水来吧,我爬了半天山渴死了,有什么好吃的也上一碗来。
当我喝水的时候,店娘高兴地告诉说囡仔好了,不会泻了,吃了“凉水”没泻出来,中午就让吃了半碗粥,午后又自作主张摘了草药煮多一次。
其实我从一进店,看他们都挂着笑脸就猜到了。
我就说好就好了,住后不用再食药了,但吃物要注意,先吃两天粥,以后欲吃啥再吃啥。
说完我想起刚才在山边挖了一个土山药,是准备给她们的,于是在袋里掏出山药送给她,告诉她给小孩煮粥时可加点山药,煮烂点,若口味不好小孩不吃可加点糖,这孩子脾胃偏弱,今后要常食山药。
两天后我又打那路过,店娘高兴的说,囡仔真的没事了,只是怕有复发,每天还吃了一次苋汤,我见那小孩自已在玩,气色也好多了,这真叫人高兴。
说实在的,这人苋有这么好,我当时心里是没把握的,只是看她那不信任的口气,当时年轻气盛,才说了大话。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