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的过年习俗贯穿从小年开始,直至送年。这一系列习俗不仅串起了春节的各个符号,也承载了青岛的历史和文化。以下是具体习俗的详细描述:
1.小年:青岛农村通常称为“辞灶”,时间为农历腊月二十三。
这一天有送“灶君”上天的传统,傍晚时会在炉灶上方贴上“灶马”,以代替“灶王”。
晚上会供奉“糖瓜”,据说这能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时只说好事。
青岛过小年的习俗还包括包饺子、放鞭炮和烧纸。
2.忙年:从腊月初一开始,直至小年前后,人们都在忙碌准备过年的事宜。
主要活动包括打扫卫生、洗晒衣物、购买新衣和年货,以及单位分配的年货。
家中会进行一系列的清洁和烹饪活动,如擦玻璃、煎鱼、炸麻花、蒸枣饽等。
青岛人还特别有在过年时灌制肉肠的习惯。
3.年货准备:早期青岛人过年的年货往往是凭票供应的,每家会分配到半个猪头、五瓶啤酒、五盒香烟等。孩子们最期待的是各种烟花爆竹,如滴答纸、二踢脚等。随着时间的发展,年货变得更加多样化和精美。
4.分发年货:单位会向职工分发箱装的新鲜蔬菜和熟肉类食品。青岛的老字号“万香斋”的五香扒鸡、酱猪头肉等是岛城知名的过年必备年货。
5.年除日:即除夕,这一天青岛农村的家庭会上午贴对联、窗花、挂灯笼,摆供品,准备食物。青岛市区和农村的家庭下午会开始包饺子,并在饺子中放入硬币或红枣。
6.接年:除夕晚上六点,青岛农村的人们会带着灯笼、香和纸钱到祖坟前焚烧,迎接先辈们的灵魂回家过年。而在青岛市区,一些家庭会在十字路口画圆圈烧纸,作为祭祖的传统习俗。
青岛生猪头价格是多少钱
特色名吃“酱烧肉”,选用较瘦干净的猪脸,修去腮帮肥膘,添加几十种名贵中草药,采用陈年老汤经酱制,浸味,糖熏等工序加工而成。
此产品酱香浓郁,香而不腻,具有营养和保健双重功能。
猪头肉可以算是青岛的特色肉制品,青岛的肉制品加工企业大都有猪头肉加工销售,青岛人喜欢吃猪头肉,占蒜泥,拌黄瓜,再加上袋装的生鲜青岛啤酒,或几个伙计小聚,或独自小饮是十分逍遥自在.成品酱猪头肉为半个猪脸,具有本品特有的酱红色,咸淡适中,肉质紧密,鲜香无异味,肥而不腻,瘦而不才,切片良好,酱香浓郁。
糖稀:即饴糖,麦芽糖稀,饴糖是指用淀粉经过特殊工艺加工转化而成的,不同于蔗糖,饴糖一般称为糖稀,糖稀又分为红稀和白稀,红稀即麦芽糖。
在酱卤产品中使用可起到综合口味、上色、增香等作用。
南方头:长江以南生长的猪只的头肉,较瘦,个头较小,嘴短,肉皮嫩,易上色。
北方头:长江以北生长的猪只的头肉,较肥,个头较大,嘴长,肉皮较粗糙,不易上色。
香辛料包:香辛料是利用具有特殊香辛味植物的种子、花蕾、叶茎、根块等,以八角、桂皮、花椒、砂仁、草果、丁香、肉蔻等组成的料袋。
主要是利用其独特的香味,赋予食物以独特风味,满足人们的味觉嗜好,香辛料还具有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和吸收的作用。
亚硝:即亚硝酸钠,肉制品中添加亚硝酸盐,对微生物的繁殖有抑制作用,尤其是对肉毒梭状牙孢杆菌有特殊抑制作用。
亚硝酸钠是一种良好的发色剂,使肉制品产生新鲜的红色,增加制品的感官性。
增加肉制品的风味。
亚硝酸钠在肉制品中又产生的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可能,故要严格限量使用,GB2760规定酱卤肉制品的残留量为0.03g/kg,由于卤汤长期使用会有积蓄,故使用亚硝酸钠的量要很低才好。
亚硝胺对日光较敏感,在紫外线下容易分解。
另外,亚硝胺在酸性环境里也易分解,使用肉制品时配些醋,可以减少亚硝胺的危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