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血常规检查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参数测定。
医生最主要看就是前面说的三个指标,其次是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这5个细胞统称为白细胞)计数的变化,最后才看其它指标。
一、红细胞: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
生理性减少:3个月—15岁:因生长发育快,造血原料相对不足导致妊娠中后期孕妇:血容量快速增长,引起血液稀释。老年人:造血功能减退导致。
病理性减少。各种血液系统疾病所致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各种白血病。造血原料缺乏所致贫血如:缺铁引起的缺铁性贫血;叶酸、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膜的结构和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结构异常。急性或慢性失血所致的贫血
二、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
相对性增多:如连续剧烈呕吐、严重腹泻、发热等导致体内水分丢失、使血液浓缩导致。
绝对性增多:分为生理性增多:多见于高原环境,由于氧气稀薄致红细胞代偿性增多。
病理性增多:多见于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后天性肺源性心脏病。
三、白细胞:白细胞计数增多:急、慢性感染:如肺炎、脑膜炎、扁桃炎、痢疾、尿路感染等。
广泛的组织损伤:如大面积烧伤、心肌梗死等。
急性大出血:如肝、脾破裂、消化道大出血、宫外孕等。
急性溶血:如血型不和的输血。
急性中毒:如有机磷中毒、糖尿病酮症、尿毒症、食物中毒等。
白细胞计数减少:长期接触放射线。
某些有害有毒化学物质如:苯、铅、汞等。
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血细胞分析检验报告单怎么看贫血
血常规指标是血液检查中最基础的一种检查,观察血常规检查中的数据,是医生很好的辅助治疗的手段。那么血常规如何看小孩贫血呢?下面倍领安全网会给您解答。
首先看血红蛋白浓度(HGB)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参与氧气运输的一种蛋白质,HGB的值是判断贫血的重要指标。
不同类型的正常值为: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儿童(110~160)g/L。
血红蛋白低于正常水平称之为贫血。
正常参考值在化验单的右侧都有注明,在检查出来的数值旁边一般都会有“↑”和“↓”这种符号。
表示比正常参考值高或是降低。
如果在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这三项的检查结果旁边都标有“↓”号,表明贫血。
血常规报告中的内容有很多,对于分析是否贫血,看报告时可分为三大块: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
上一步中介绍了红细胞的看法,这里介绍白细胞系统的看法。
如果白细胞在血常规中显示“↑”或“↓”都不正常的,超过正常参考值多半是有炎症存在,一般都是细菌感染,少于低值,可能是病毒感染,或药物作用。
血小板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防止出血,如果低于正常值就会有出血倾向。临床上,出现贫血的症状,是血小板减少症状的重要表现。所以对于判断是否贫血,血小板系统也是重要组成部分。
贫血的症状最开始一般表现为疲乏、困倦、软弱无力,妇女贫血会造成经量变少甚至闭经的现象。
消化系统受到影响,出现食欲不振,便秘等现象。
贫血严重时会危害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
所以贫血要早发现早治疗。
下面给大家介绍下哪些原因会导致儿童贫血?
生成不足包括造血物质如铁、叶酸、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营养性贫血和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破坏过多其中一种是红细胞内在缺陷造成的先天性遗传性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亦称蚕豆病)和地中海贫血;。
另一种是红细胞外在因素导致的非遗传性贫血,如新生儿溶血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感染性贫血等。
丢失过多造成的失血性贫血如急性大出血、慢性消化道炎症、寄生虫病等导致的失血。
为了孩子健康,建议大家撑握些儿童疾病安全小知识,更多相关儿童安全知识尽在倍领安全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