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脊背上像小山一样突起的就叫驼峰。
驼峰的作用是贮存脂肪和水分,以供它在干旱的沙漠中使用。
有的骆驼有一个驼峰,叫单峰驼,主要分布在北非洲和阿拉伯地区;有的骆驼有两个驼峰,叫双峰驼。
主要分布在我国和中亚地区。
骆驼的驼峰主要由胶质脂肪组成。
当骆驼在沙漠中长途行走时,常常又饿又渴,这时,驼峰内的脂肪就会进行分解,从而变成体内急需的营养和水分。
驼峰中贮存的是沉积脂肪,不是一个水袋。
而脂肪被氧化后产生的代谢水可供骆驼生命活动的需要。
因此有人认为,驼峰实际存贮的是“固态水”。
经测定,1g脂肪氧化后产生1.1g的代谢水,一个45kg的驼峰就相当于50kg的代谢水。
脊椎动物,哺乳纲,偶蹄目,骆驼科。
头较小,颈粗而长,弯曲如鹅颈。
躯体高大,体毛褐色。
眼为重睑,鼻孔能开闭,四肢细长,蹄大如盘,两趾、跖有厚皮,都是适于沙地行走的特征。
尾细长,尾端有丛毛。
背有1~2个较大驼峰,内贮脂肪。
胃分3室(缺少瓣胃),可以反刍。
情温顺,常单独活动,食粗草及灌木。
寿命约30年。
骆驼有两种:具有1个驼峰的,称为单峰驼(C.dromedarius),主要分布于阿拉伯半岛、印度及非洲北部;具有2个驼峰的,称为双峰驼(C.bac-trianus),体长约3米,高2米以上,前后两峰相距约0.5米。
绒毛发达,颈下也有长毛。
上唇,便于取食。
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柴达木盆地、甘肃和内蒙古;中亚细亚等地也有分布。
我国现尚有少数珍贵的野生双峰驼,体较大,四肢较短。
骆驼颇能忍饥耐渴,每饮足1次水,可数日不喝水,仍能在炎热、干旱的沙漠地区活动。
由于它们鼻内有很多极细而曲折的管道,平时管道被液体湿润着,当体内缺水时,管道立即停止分泌液体,并在管道表面结出1层硬皮,用它吸收呼出的水分而不致散失体外;在吸气时,硬皮内的水分又可被送回体内。
水分如此在体内反复循环被利用,故能耐渴。
骆驼除可被用作驮、骑外,还可拉车,素有“沙漠之舟”的美称。
毛、皮、肉、乳、粪等也均可利用,是沙漠戈壁地区人民和地质勘探、考古工作者不可缺少的得力运输工具。
近年,还用作耕地、拉耙打草和拉机钻井等。
分布区域不同
单峰骆驼主要分布在炎热的沙漠环境,而两峰骆驼主要分布在寒冷的沙漠环境。
驼峰的数量不同
单峰骆驼有一个峰,而两峰骆驼有两个峰。
外观不同
单峰骆驼体型较轻,体重较小,体躯较窄而短,但四肢较长,蹄盘较大。
皮薄,颈细长,额部隆突,脸部长,鼻梁凹下。
额顶无鬃毛,鬣毛也只生长到颈上缘的中部。
嗦毛以下颌中部开始,到颈下的三分之一处止。
无肘毛,但从肩胛顶部到肘端,密生有长10-15厘米的卷毛。
两峰骆驼体型较重,体格较大,躯干较宽而深,眼眶突出,脸部短,嘴较尖,颈比单峰驼短而稍凹,四肢较短,腰腹部较长,胸角质垫和蹄盘较单峰驼小。
速度不同
单峰骆驼在沙漠中能走能跑,人骑着时能保持每小时13-16公里的速度达18个小时;而双峰骆驼适合在沙砾和雪地上行走,速度只有3-5公里每小时,每日可行50公里左右。
单峰骆驼主要分布在哪
骆驼脊背上像小山一样突起的就叫驼峰。
驼峰的作用是贮存脂肪和水分,以供它在干旱的沙漠中使用。
有的骆驼有一个驼峰,叫单峰驼,主要分布在北非洲和阿拉伯地区;有的骆驼有两个驼峰,叫双峰驼。
主要分布在我国和中亚地区。
骆驼的驼峰主要由胶质脂肪组成。
当骆驼在沙漠中长途行走时,常常又饿又渴,这时,驼峰内的脂肪就会进行分解,从而变成体内急需的营养和水分。
驼峰中贮存的是沉积脂肪,不是一个水袋。
而脂肪被氧化后产生的代谢水可供骆驼生命活动的需要。
因此有人认为,驼峰实际存贮的是“固态水”。
经测定,1g脂肪氧化后产生1.1g的代谢水,一个45kg的驼峰就相当于50kg的代谢水。
骆驼
脊椎动物,哺乳纲,偶蹄目,骆驼科。
头较小,颈粗而长,弯曲如鹅颈。
躯体高大,体毛褐色。
眼为重睑,鼻孔能开闭,四肢细长,蹄大如盘,两趾、跖有厚皮,都是适于沙地行走的特征。
尾细长,尾端有丛毛。
背有1~2个较大驼峰,内贮脂肪。
胃分3室(缺少瓣胃),可以反刍。
性情温顺,常单独活动,食粗草及灌木。
寿命约30年。
骆驼有两种:具有1个驼峰的,称为单峰驼(C.dromedarius),主要分布于阿拉伯半岛、印度及非洲北部;具有2个驼峰的,称为双峰驼(C.bac-trianus),体长约3米,高2米以上,前后两峰相距约0.5米。
绒毛发达,颈下也有长毛。
上唇分裂,便于取食。
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柴达木盆地、甘肃和内蒙古;中亚细亚等地也有分布。
我国现尚有少数珍贵的野生双峰驼,体较大,四肢较短。
骆驼颇能忍饥耐渴,每饮足1次水,可数日不喝水,仍能在炎热、干旱的沙漠地区活动。
由于它们鼻内有很多极细而曲折的管道,平时管道被液体湿润着,当体内缺水时,管道立即停止分泌液体,并在管道表面结出1层硬皮,用它吸收呼出的水分而不致散失体外;在吸气时,硬皮内的水分又可被送回体内。
水分如此在体内反复循环被利用,故能耐渴。
骆驼除可被用作驮、骑外,还可拉车,素有“沙漠之舟”的美称。
毛、皮、肉、乳、粪等也均可利用,是沙漠戈壁地区人民和地质勘探、考古工作者不可缺少的得力运输工具。
近年,还用作耕地、拉耙打草和拉机钻井等。
单峰骆驼与两峰骆驼的不同之处
分布区域不同
单峰骆驼主要分布在炎热的沙漠环境,而两峰骆驼主要分布在寒冷的沙漠环境。
驼峰的数量不同
单峰骆驼有一个峰,而两峰骆驼有两个峰。
外观不同
单峰骆驼体型较轻,体重较小,体躯较窄而短,但四肢较长,蹄盘较大。
皮薄,颈细长,额部隆突,脸部长,鼻梁凹下。
额顶无鬃毛,鬣毛也只生长到颈上缘的中部。
嗦毛以下颌中部开始,到颈下的三分之一处止。
无肘毛,但从肩胛顶部到肘端,密生有长10-15厘米的卷毛。
两峰骆驼体型较重,体格较大,躯干较宽而深,眼眶突出,脸部短,嘴较尖,颈比单峰驼短而稍凹,四肢较短,腰腹部较长,胸角质垫和蹄盘较单峰驼小。
速度不同
单峰骆驼在沙漠中能走能跑,人骑着时能保持每小时13-16公里的速度达18个小时;而双峰骆驼适合在沙砾和雪地上行走,速度只有3-5公里每小时,每日可行50公里左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