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像狗不理,全聚德这样的餐饮行业,时至今日,它们主打的已经不是在餐饮味道这一方面,反而更偏向于主打餐饮的服务以及餐饮的名声。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这两款餐饮品牌对于他们的吸引更多是由于它们的名声,而不是由于它们的口味。
同时在吸引力上,我个人觉得这两家餐饮品牌对于消费者个人来讲后期的吸引力并不强,这种吸引力不是一种持久性的,而是一种短暂性的昙花一现一般的吸引力。
昙花一现,无法让人流连忘返很多人之所以会选择去尝试这两款餐饮品牌,更多的是由于对这两款餐饮的好奇,正是出于好奇心理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人才会选择相聚在这两款餐饮品牌之下,但是在好奇心理之外这两款餐饮的影响力并不足。
这就造成了一种情况,这两种餐饮品牌虽然说名声在外,但是却难以留住客户,往往很多人只是选择去进行尝试一回让自己去尝个新鲜,就不会再选择回来了。
正是由于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才形成了这两种餐饮,虽然说名声十分响亮,但是目前的行业情况来看却是越来越不景气。
对于餐饮行业来讲,人们要营销的除了自己食品的名声以外,最重要的是自己食品的味道,对于客户来讲,吸引他们的除了是这款食品的名声,还有这款食品的味道,只有味道好了才能够让他们流连忘返,进行二次甚至多次的购买。
随着名声见长,初衷的味道有所改变对于餐饮行业来讲销售的是味道,但是随着这两款餐饮的名声越发响亮,在这两款餐饮身上销售的初衷慢慢发生了一些转变,从味道上的追求进而转变为在利益上,在卖相上,在名声上的追求。
可以说有相当一部分的人之所以会选择这两款食品,并不是由于这两款食品的味道,而是对这两款食品的好奇。
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之下,这两款食品的商家的心理也有所转变,对于食品的本身追求越来越差,反而去追求食品带来的利益,尽量的追求利益最大化。
很多人都喜欢拿十八块的烤鸭跟几百块的全聚德进行比较,虽然说这种比较方法有所夸张,而且18块的烤鸭确实不如几百块的全聚德,但是之所以会采取这一种比较方法,主要想要表明的一种观点就是名声不是肆意要价的资本。
老牌餐饮有着先天优势,应该思考如何留住消费者吸引消费者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没有消费者前来消费就没有盈利这一说法,但是在吸引消费者同时,我们应该想到如何留住消费者。
对于绝大多数的消费者来讲,他们想要看到的是整体上来讲性价比不算太过离谱,还可以接受,同时味道也能够勾起他们味蕾的食品。
所以说,对于一个餐饮行业来讲,吸引消费者前来消费是应做的功课,而在这一功课做好以后就要考虑如何留住消费者,让消费者爱上自己的品牌,爱上自己的味道,而不是再一次新鲜感过后就再也没有来过,就将自己抛之脑后。
全聚德烤鸭价格表2020年最新
根据资料显示,全聚德2020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总额为3.13亿元,比起以往同比下降58.77%。
比较关注全聚德的人会知道,在今年七月份的时候,全聚德迎来了156岁的生日,并宣布了一些新举措,进行了改革,全聚德所有门店宣布对菜品降价,所有门店大厅取消服务费用的收取。
全聚德可以说是我们京城头子号老网红企业了,自清朝创立的老字号可以说是去北京必“打卡”的餐厅了。
不过全聚德近几年来,被许多消费者诟病。
在今年,全聚德终于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向消费者“屈服&rdquo。
全聚德在2007年上市,自2012年之前,全聚德的增速在每年百分之十二左右,但是随着2012年国家出台的关于“三公消费”的限制,可以说全聚德迎来了转折的一年,特别是在2018年开始,全聚德同比下滑了46%,终于在今年的多方面环境影响下,全聚德迎来了首次的亏损,财报显示,归属于全聚德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48亿人民币。
完全线下的销售运营模式自然已经跟不上时代,全聚德也是在2016年提出了“互联网+”的战略向线上销售方式进军,与重庆某一科技有限公司合资创立了“鸭哥科技”,推出了专属的外卖品牌,可惜这次自救效果明显没有起到作用,仅仅在一年之后,该企业就已经停止营业了。
全聚德连年下滑的原因,自然也是与其自身原因离不开,许多消费者表示全聚德的定价太贵、菜品与价格没有形成正比、而全聚德赖以生存的“烤鸭”吃起来也还是差强人意,更有消费者提出全聚德的服务态度不好......等等原因也都是全聚德濒临破败的原因。
全聚德的“自降身价”,不知能不能挽回消费者心中的爱也是未来它的目标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