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效飞机是借助于地面效应原理,贴近水面(或地面)实现高速航行的运载工具。
与相同排水量的船艇相比,由于它在巡航飞行阶段不与水面直接接触,从而大大减少了航行阻力,提高了巡航速度;与常规的飞行器相比,它的载运重量又远远高于同级的飞机。
因而地效飞行器将飞机空中飞行的高速性和海上舰船的高承载性的优点完美地结合到一起,在水天之际占据了超低空和掠海面的飞行空档。
地效飞机是利用地面效应提供支承力而飞行的运载工具。
它的外形同水上飞机有些相似,机翼面积很大,由于贴近地面(或水面)飞行,机翼下表面形成气流的“堵塞”,使机翼升力增加,诱导阻力减小,因而大大提高机翼的升阻比,这一现象称为地面效应。
与普通飞机(包括水上飞机)相比,地效飞机具有升力大,有效载荷多,节省燃料和航程远等特点;与高速海上交通工具气垫船相比,其远航性能和巡航速度都更为优越。
地效飞机是介于船和普通飞机之间的新型水上快速交通工具。
1935年芬兰人T.J.卡里奥研制成第一架地效飞机,自50年代末期开始,前苏联就开始研制大型军用地效飞机,目前已装备部队使用,已公布的型号有:140吨级的A·90·150“小鹰”(Eaglet),400吨级的“鸡鹞”(Hen—harrier)和20吨级的“雌鸭”(Duck)以及众多中小型的民用地效飞机。
许多军事家预言,地效飞机将成为现代立体战争的组成部分,在军事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如可用于登陆运输,反潜和布雷等任务。
同时民用方面使用前景也十分广阔,如可用于海上和内河快速运输,海情侦察,水上救生等。
1991年9月,俄罗斯首次公布了保密十几年的A.90.150“小鹰”实用型地效飞机,该机通常在距水面3.5—14米高度上飞行,速度可达556千米/小时。
图为“小鹰”地效飞机正在巡航飞行,此时机头两侧升力发动机喷口转平,参加巡航动力系统工作。
【地效飞行器的独特性能】高承载性与高速性地效飞行器的载运量可达自重的50%,而著名的波音747飞机载运量仅为其自重的20%;它可完全脱离水面或地面航行,需要克服的阻力只有水的1/800,因此其飞行速度比一般船艇速度高9-14倍,比大多数高速船也快2-4倍。
高运输经济性与飞机相比,客运地效飞行器单位公里耗油量基本上与现代先进飞机相当,但它却不象飞机必须从投资大的机场跑道起降,而自身具有一定的爬坡登岸能允与船艇相比,货运地效飞行器每千克负载以500公里/小时的航速运送5000公里的运输费用仅相当于常规船舶以40公里/小时航速的运输花费,即0.3—0.4美元而比900公里/小时速度的飞机的运输费要少一半还多。
多航态营运特性地效飞行器一般都具有低速排水航行、中速气垫状态航行和高速离水航行等特性。
高耐波性与适航性由于地效飞行器采用动力气垫增升等技术,大多都能在3级海情下顺利起降,在浪高小于3米时稳定安全地巡航航行。
两栖性地效飞行器不仅可在水面、冰面、雪地上低空掠行,且具有一定的爬坡、登岸能力,它不受航道环境和码头条件限制,可以快速将人员和货物运往滩头。
良好的隐蔽性和突防能力地效飞行器通常都是贴水面或地面高速掠行,所以一般都处在敌雷达盲区内,很难被发现。
即使被发现,它也能规避敌舰载或陆基防空武器的拦截,突防能力很强。
较强的作战能力地效飞行器比现有的导弹快艇速度要快、机动性要好,可利用其高速性和突防能力对敌舰进行有效的攻击,而敌人的水雷、鱼雷不会对其构成威胁。
多用途性在军事领域,地效飞行器除可用于攻击敌舰艇及实施登陆作战外,也可用于执行运送武器装备、快速布雷、扫雷等任务,还可为海军部队提供紧急医疗救护。
在民用领域,地效飞行器不仅可用于客、货运输,还可用于资源勘探、搜索救援、旅游观光、远洋渔船和钻井平台换员运输、通信保障与邮递等。
地效飞行器原理图解
1.昔日世界顶级地效飞行器“里海怪物”,是苏联利用翼地效应原理设计的地效飞行器。
2.由于其庞大的外形和首次在里海被发现,北约将其命名为“里海怪物”。
3.这艘地效飞行器的原型艇,长度达到106.1米,翼展40米,起飞重量高达495吨。
4.其机翼安装了8台VD-7涡喷发动机,拥有最大7500千米的航程和800千米/小时的最高时速。
5.它能够运送850名士兵到全球各地,且由于其独特的贴海飞行方式,很难被雷达探测到。
6.背部装备了6台白蛉超音速反舰导弹,显示出强大的攻击力,体现了苏联独特的暴力美学。
7.德国联邦情报局在1975年已了解到,一种型号的里海怪物起飞重量达到500吨,翼展50米。
8.这种地效飞行器能够装载约200吨货物,其攻击火力强大,装备了SS-N-22白蛉超音速反舰导弹。
9.苏联自1923年开始研究翼地效应,1935年苏联的中央流体动力研究院也开始相关研究。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多国加入地效飞行器的研究,但只有苏联持续深入探究。
11.苏联有两个设计局专门研发地效飞行器,别里也夫飞机设计局和阿列克谢耶夫中央设计局。
12.别里也夫设计局主要研发水上飞机,而阿列克谢耶夫设计局专注于制造船只,也涉足军事领域。
13.1963年,阿列克谢耶夫中央设计局根据海军要求,开始建造地效飞行器。
14.1966年,首艘飞行器成功首飞,体积随后不断增大。
15.西方国家在80年代初,通过侦察卫星发现了这种大型飞行器,因其庞大的体积和里海航行,得名“里海怪物”。
16.里海怪物经历了两次重大事故,分别在1969年和1980年。
17.1969年事故因海面大雾,飞行员无法判断地平线,导致机身被大浪拍打而失事。
18.1980年的事故则是因为飞行员的操作失误。
19.尽管如此,这两次事故为后续地效飞行器的研发积累了宝贵的数据和经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