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天,人们口中和媒体上频繁提到的一个词是“小年”。这让我想起了关于小年的童谣:“二十三,糖瓜粘”。
2.孩子们,你们不要急着吃,过了腊八就是新年。腊八粥,连续喝几天,然后就是二十三。
3.在二十三,我们要祭拜灶王,吃灶糖;二十四,我们要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发面蒸馒头;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夜;大年初一扭一扭!。
4.童年的小年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打扫房屋、祭拜灶王等,以迎接干净整洁的新年,表达了劳动人民辞旧迎新、祈福迎祥的美好愿望。
5.小年也被称为祭灶节、灶王节、扫尘日。小年的习俗包括祭拜灶王、打扫卫生、吃灶糖、洗浴和婚嫁等。
6.作为一个70年代出生的人,我小时候非常期待新年。那时,中国的物资相对匮乏。我们家是地道的农民,平时很少能穿上新衣服,更别提糖果等零食了。
7.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期待新年的日子里,孩子们有特权向大人撒娇或提出额外要求,长辈们会开心地尽量满足。因为要过年了!。
8.那时,如果孩子们犯了小错误,长辈们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要过年了!。
9.在小年的日子里,我父母称之为“打灰尘”日,即除尘。
10.在小年这一天,如果天气晴朗,大人会将被子、衣物等搬到外面晒太阳。室内无法搬出的物品和地面,都会被擦洗和清扫。厨房是清洁的主要场所。
11.小时候我不知道怎么祭拜灶王,但我对吃灶糖很感兴趣。当我看到长辈分发糖果时,我们孩子们最开心。
12.小年期间,白天,长辈们会互相理发,然后给孩子们理发。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现在,人们都去理发店理发,追求时尚和品质。
13.晚上,厨房会准备几大盆热水,大人和孩子们都要洗澡,意味着“洗去灰尘”,迎接干净的新年。
14.在我童年的小年里,大人们非常忙碌。我记得妈妈是最忙的。
15.二十五,磨豆腐。我记得我们家磨豆腐是人工用石头磨子磨,先将黄豆磨成浆,然后在锅里人工点浆,我总是希望能喝一碗豆腐脑。
16.豆腐脑很清香,如果再加一点糖,就更加美味了。
17.小年之后,杀年猪的人家多了起来。但并非每家都养有年猪。
18.进入腊月,养了年猪的人家可能开始杀年猪。
19.在70年代,农村没有冰箱,人们会按照传统习惯,先用盐腌制新鲜的猪肉,然后晾干水分,最后用柴火熏制腊肉。
20.因为妈妈的勤劳,我们家每年都会杀年猪。爸爸说,为了新年那天有新鲜肉吃,我们家通常在年前五天左右杀年猪。
21.杀了年猪后,各种切割、烹饪等厨房工作全由妈妈忙碌。我们小孩子时不时会溜到厨房,妈妈也会给我们一小块肉。
22.年前三天,爸爸会杀鸡、杀鱼。他干活干净利落,也很细心。
23.人工杀鸡很耗时,鸡宰杀后,会用热水烫鸡,方便拔毛。拔毛是细致的工作,爸爸有时会叫我们帮忙。
24.杀鱼相对简单,去鳞、内脏,清洗干净后交给厨房。
25.年前两天,我们会发面蒸馒头、包子,准备饺子皮,这些都是新年必需的。
26.我特别喜欢吃妈妈蒸的馒头。因为我们家养有几箱土蜂,爸爸会割蜂蜜。馒头切片,沾着蜂蜜吃,是我的最爱。
27.除夕夜,现在娱乐形式多样。最常见的是守着央视看春节联欢晚会。
28.小时候的我们,70年代农村几乎没有电视。除夕夜,我们会到外面的场子放鞭炮。
29.怕冷的孩子会围着火炉烤火,吃着糖果、花生、瓜子等。大人们则围着火炉聊天、守岁。
30.我们当地有“初一拜父母,初二拜岳母”的说法。正月初一头一天,小孩子是不可以赖床的。
31.长辈说,新年第一天赖床的话,一整年都会懒床。所以,新年第一天我们会早早起床。
32.有孝心的小孩子会准备一杯热茶,双手递给长辈。长辈接过热茶,压岁钱也随之递过来。
33.在我的记忆中,年前有小年,年后也有个小年。年后的小年是正月十五“元宵节”那一天。
34.正月十五,出嫁的女儿会带着家人回娘家团年。
今天是小年有什么讲究
1、今天是小年,拜年要提前。一拜美梦圆,好事送上前。二拜人团圆,亲人都平安。三拜好姻缘,爱人心手牵;四拜好人缘,朋友友谊添。再祝来年开心每一天。
2、小年到,请你搞个大扫除,扫除晦气和怨气,扫除烦恼和病痛。小年到,请你准备大迎接,迎接灶神把春送,迎接一年运气旺!。
3、小年小祝福,让你舒舒服服;过年小悲伤,来年健又康;过年小烦恼,来年捡财宝;过年小痛苦,来年幸又福;小年到了,愿快乐相随,愿快乐生命。
4、腊月二十三小年到,小小短信来问好,新年收获可不小,好运天天交,困难见你跑,事业节节高;心情时时好,烦恼立马消,生活甜如枣。小年快乐!。
5、小年到,放鞭炮,新春大戏忙开锣。包饺子,冻豆腐,好吃好喝过大年。糖瓜粘,送灶神,拜托上天传佳话。下界来,保平安,祝你阖家幸福永康泰。
6、寒风啸,雪花飘,小年来到,朋友问声好;金鸡飞,旺狗啸,小年欢笑,祝福凑热闹;买年货,贴窗花,万事俱备,预祝小年心情妙!。
7、我把365天的深情牵挂,365天的温馨感觉,365天的快乐无边,365天的诚挚祝愿,在小年到来之日,浓缩成一条短短的信息,祝愿你新年愉快!。
8、小年来到,灶神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了你家一年的情况,只有四个字:勤劳,简朴。
玉帝听后大悦,下旨赐你一年的好运气,好福气,一家和气,满门喜气,并祝你小年快乐。
转眼小年到,金蛇要驾到;蛇头先来摇一摇,预示来年好征兆;蛇尾再来摆一摆,愿你生活添精彩;蛇身随后舞一舞,所有烦恼瞬间无。
过年祝福早送上,愿你幸福人健康!祝小年快乐!。
扫尘土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从二十四开始一直到除夕,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这天都要打扫环境,清理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
过了小年,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
小年怎么过,小年的习俗
吃灶糖
俗话说“二十三,糖瓜粘”,过小年时,人们会买糖瓜、关东糖、麻糖等供奉,祈求灶王爷嘴甜些,上天言好事。
吃饺子
小年那天除了要祭灶,民间还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
做米饼
农历腊月廿三,民间俗称“小年”,广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间有做米饼的习俗。米饼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圆形,再经高温蒸熟,吃起来别有风味,有“团团圆圆”的寓意。
吃年粽
南宁人有过小年吃“年粽”的习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征,俗话说:“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
年粽跟端午节的凉粽不一样,它有馅,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圆有扁。
剥去叶子后,皮是糯米,馅是绿豆和猪肉,也有人放自己喜欢的食品做馅料。
小年怎么过,小年的习俗
吃年糕
在南方,小年这一天做年糕是很多地方的传统。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洗浴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
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
吕梁地区讲究腊月二十七日洗脚。
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开水洗脚。
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们也要帮她把脚擦洗干净,不留一点污秽。
民间传有“腊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脚。
一个不洗脚,流脓害水七个月”的俗语。
婚嫁
过了小年,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