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农历时间表地区小年时间北方大部分地区腊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区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除夕前一天西南部分地区除夕南京地区元宵节云南部分地区正月十六。
2020-2030年小年时间表2020年1月17日2021年2月4日2022年1月25日2023年1月14日2024年2月2日2025年1月22日2026年1月10日2027年1月30日2028年1月19日2029年2月6日2030年。
1月26日
小年是哪一天,小年夜是指哪一天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一般北方小年是腊月二十三,南风方小年是腊月二十四。
但是一些民俗专家认为,北方在南宋以前是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为腊月二十四;鄱阳湖等地居民,小年则定在腊月二十五。
所以现在北方地区是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地区是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
但是,具体说来,又有很多的例外,比如:
北方的山东境内的临沂地区,山西境内的榆社、文水、黎城、阳城等少数地方是在腊月二十四日祭灶过小年。
南方安徽的皖南地区,过小年的时间不尽相同,在徽州很多地方是腊月二十三,在旌德却是腊月二十四,还有的地方是腊月二十五。
湖南的怀化小年跟北方大部分地区一样,定在了农历腊月二十三。
江西鄱阳湖等沿湖的居民,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廿五。
在福建龙岩长汀,小年也是腊月二十五。
而在福建莆田特别是莆田沿海地区,更是与众不同,腊月三十才是小年,正月初四是大年。
除此以外,在安徽省淮北市有些地方将正月初五视为小年。安徽北部和南京地区把正月十五视为小年,把过小年和过元宵合在一块,特别热闹;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六,而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则又是除夕。
小年简介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廿三或廿四,是祭祀灶王爷的节日。
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禁、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
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小年的由来传说据说,古代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兄弟俩,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东街请,西坊邀,都夸奖他垒灶手艺高。年长月久出了名,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
说来张灶王也怪,不管到谁家垒灶,如遇别人家有纠纷,他爱管闲事。
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好像是个老长辈。
以后,左邻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
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岁,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二十三日深夜。
张灶王一去世,张家可乱了套,原来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听他吩咐,现在大哥离开人间,弟弟只会诗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
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
有天,他终于想出个好点。
就在腊月二十三日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画师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
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
画师说:我寝时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
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
大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
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
从此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平安相处,老少安宁度日。
这事给街坊邻友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
其实,腊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
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灵验。
所以当乡邻来找画师探听情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
如些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
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
祭灶风俗流传后,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小年是哪天》阅读地址:
今天是小年吗小年是干什么的呢
明天就是小年,离过年越来越近了,记得小时候,小编最喜欢过小年了,为什么呢?小年可以吃灶糖,如今依旧是过年,但是年味好像淡了许多。
其实节日没变,变得是我们对待节日的态度。
让我们一起重拾那些旧习俗,让今年的年味能够更浓郁。
其实过小年还有一些特定风俗,具体是什么呢?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小年的由来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
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
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
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二、小年特定风俗
1、祭灶神
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据说他是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每年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
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因此,小年那天晚上,家家户户都会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
在晋北地区流传着“腊月二十三、灶君爷爷您上天,嘴里吃了糖饧板,玉皇面前免开言,回到咱家过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的民歌。
2、扫尘土
明天过了小年,就离春节只剩下5天时间了,家里都陆陆续续的开始准备过新年了。
扫尘主要是将家里进行彻底清洁,主妇通常先将房里的床铺家具遮罩起来,用头巾将头包好,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
扫屋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
扫房之后,各店铺、居民家焕然一新。
在很多地方,都把小年定为“扫房日”,为的就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
3、吃饺子
北方的每个节日几乎都会有饺子的身影,而小年夜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上供时,饺子要端端正正摆上供台。此外,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美食。
4、剪花纸
剪花纸是小年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在小年到来的时候,大家都会剪贴窗花,为新春的到来做准备。剪纸的内容各种各样,例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鸳鸯戏水等等。
三、小年禁忌
1、灶糖不宜多吃
灶糖是农村人家在小年必备的美食,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
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
由于灶糖的糖分太多,糖尿病患者宜少吃为妙。
2、忌送花馍
在北方一些农村,逢年过节都要蒸花馍,花馍是种面食,会被捏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既好看又好吃。不过在小年蒸的花馍,按照传统是用来祭灶的,不能送给别人。
3、忌宰杀
临到快过年前几天,农村都要杀猪杀羊,准备过年,不过在湖北一些农村里,小年通常是不进行宰杀的,觉的杀生不好,给家里带来不好的运气。
4、忌捣蒜
河南有些地方忌讳捣蒜,认为小年捣蒜会把家里捣穷了。
其实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日期,比如,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四。
但在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是除夕。
你们当地有过小年的风俗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