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主要区别是,性质不同、来源不同、影响不同,具体如下:
一、性质不同
1、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指不含不饱和双键的脂肪酸,是一类碳链中没有不饱和键的脂肪酸,是构成脂质的基本成分之一。
2、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是含有反式非共轭双键结构不饱和脂肪酸的总称。
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两种,其中不饱和脂肪酸是指脂肪酸链上至少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脂肪酸。
如果与双键上2个碳原子结合的2个氢原子在碳链的同侧,空间构象呈弯曲状,则称为顺式不饱和脂肪酸,这也是自然界绝大多数不饱和脂肪酸的存在形式。
反之,如果与双键上2个碳原子结合的2个氢原子分别在碳链的两侧,空间构象呈线性,则称为反式不饱和脂肪酸。
二、来源不同
1、饱和脂肪酸
此类脂肪酸多含于牛、羊、猪等动物的脂肪中,有少数植物如椰子油、可可油、棕榈油等中也多含此类脂肪酸。
2、反式脂肪酸
①、氢化植物油、精炼植物油、反刍动物的脂肪组织及乳汁。
②、其他来源:日常生活的烹调过程中,尤其是油炸、煎烤时,植物油中的顺式脂肪酸高温受热后也可以部分转变为反式脂肪酸,但量很少。
三、影响不同
1、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是含饱和键的脂肪酸。
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多存在于动物脂肪及乳脂中,这些食物也富含胆固醇。
饱和脂肪酸摄入量过高是导致血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的主要原因,继发引起动脉管腔狭窄,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
2、反式脂肪酸
①、形成血栓。反式脂肪酸会增加人体血液的黏稠度和凝聚力,容易导致血栓的形成,对于血管壁脆弱的老年人来说,危害尤为严重。
②、影响发育。怀孕期或哺乳期的妇女,过多摄入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会影响胎儿的健康。
③、影响生育。反式脂肪酸会减少男性荷尔蒙的分泌,对精子的活跃性产生负面影响,中断精子在身体内的反应过程。
④、降低记忆。研究认为,青壮年时期饮食习惯不好的人,老年时患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症)的比例更大。
⑤、容易发胖。反式脂肪酸不容易被人体消化,容易在腹部积累,导致肥胖。喜欢吃薯条等零食的人应提高警惕,油炸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会造成明显的脂肪堆积。
⑥、容易引发冠心病。根据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所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反式脂肪酸能使有效防止心脏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胆固醇(HDL)的含量下降。
反式脂肪酸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反式脂肪酸其实就是一种羧酸类的物质,这种物质是固态的,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容易被分解和消化掉的。
其实日常中有很多的食物都是具有反式脂肪酸的,这类物质的主要来源就是氢化植物油,这种物质不管是熔点还是燃点都要比正常的油高和多,所以室温下都是固态的,就算经过油炸也不容易分解。
就是因为它这样稳定的特性,所以工业上使用是比较多的,而且加入了反式脂肪酸的物品,不仅风味更好,而且成本也会更低。
因此越来越多的商户都喜欢使用含有反式脂肪酸的东西,比如植物奶油、植物黄油等等,这些加入了氢化油的人造制品,比纯天然的要更加容易造型和保存。
但是反式脂肪酸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危害身体健康。
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被消化了以后,这些物质是无法被人体消化分解的,因此摄入的反式脂肪酸就会一直漂在胃里面,这辈子都不可能被消化分解,如果吃得分量不多还好,如果吃得太多的话,那么很可能就会诱发心血管疾病。
试想一下,吃进去的反式脂肪酸不能被分解消化,就会一直存在于人体中。
如果在体内堆积太多的话,反式脂肪酸就会进入到人的血液中,而血液中堆积过多的话就会造成血管的堵塞,同时由于它的油脂含量太高,会使得血液变成乳状,血液太粘稠也会增加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而且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是非常容易长胖的,吃得太多很容易造成血管堵塞,高血脂甚至高血糖等疾病,严重的话会引起心脏疾病。所以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都是不健康的,尽量不要吃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