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显示,在光照、酶的参与和叶绿体的环境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水化合物和氧气:
CO2+H2O(光照、酶、叶绿体)→(CH2O)+O2。
(CH2O)代表糖类相关的化学式。
2.光反应阶段,水在光解过程中分解为氢离子(H+)、电子和氧气:
H2O→2H++1/2O2(水的光解)
同时,NADP+接受电子和氢离子还原成NADPH:
NADP++2e-+H+→NADPH
此外,光能被利用,将ADP和无机磷酸(Pi)转化为三磷酸腺苷(ATP):
ADP+Pi+光能→ATP
3.暗反应阶段,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C5)结合形成两个三碳化合物(C3):
CO2+C5化合物→2C3化合物(二氧化碳的固定)。
随后,这两个三碳化合物利用四分子的NADPH和ATP,还原成碳水化合物(CH2O)和五碳化合物,并释放水:
2C3化合物+4NADPH+ATP→碳水化合物(CH2O)+C5化合物+H2O。
(有机物的生成或称为C3的还原)
在这一过程中,ATP被分解成ADP和无机磷酸(Pi),释放能量:
ATP→ADP+Pi
光能首先转换为ATP中高能磷酸键中的不稳定的化学能,然后这种能量被用来固定二氧化碳,最终转化为碳水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
光合作用的两个主要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在植物体内分别发生在不同的位置。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而暗反应则始于叶绿体基质,并终结于细胞质基质。
在光反应阶段,叶绿素和其他光合色素分子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们能够吸收光能,并将这部分能量转化为化学能。这一过程中,会形成ATP和NADPH,这两种物质是后续生化反应的重要能量和还原剂。
与光反应不同,暗反应并不直接依赖光。
它实际上是由一系列在光激发下开始的反应和在无光的条件下也能进行的过程组成的。
尽管“暗反应”一词可能会让人误解,因为实际上这些反应可以在光照条件下进行,但这一名称已经沿用已久。
在暗反应阶段,植物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等有机物,完成能量的储存和物质的积累。
总的来说,光反应和暗反应是光合作用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阶段。
光反应通过吸收光能并转化为化学能,为接下来的生化反应提供了必要的能量和还原剂;而暗反应则利用这些物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实现了能量的储存和物质的积累。
这两个过程的协同作用,使得植物能够高效地进行光合作用,为自身生长和发育提供所需的能量和物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