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的区别如下:
1、表现形式不同
厄尔尼诺现象:表现为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
拉尼娜现象:表现为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连续6个月低于常年0.5℃以上)的现象,通常伴随厄尔尼诺而来,也被称为“反厄尔尼诺”。
2、由来不同
厄尔尼诺现象:研究发现,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有关,自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地球自转速度破坏了过去10年尺度的平均加速度分布,一反常态呈4~5年的波动变化,一些较强的厄尔尼诺年平均发生在地球自转速度发生重大转折年里,特别是自转变慢的年份。
拉尼娜现象:同样对气候有影响。拉尼娜与厄尔尼诺性格相反,随着厄尔尼诺的消失,拉尼娜的到来,全球许多地区的天气与气候灾害也将发生转变。总体说来,拉尼娜并非性情十分温和,也将可能给全球许多地区带来灾害。
3、影响不同
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全球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显增多。这导致太平洋中东部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洪涝灾害频繁,同时印度、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一带则严重干旱,世界多种农作物将受影响。
拉尼娜现象:会随着厄尔尼诺现象而来,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有时拉尼娜现象会持续两、三年。有的科学家认为,由于全球变暖的趋势,拉尼娜现象有减弱的趋势。
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的区别是什么
一、性质不同
1、拉尼娜现象: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
2、厄尔尼诺现象: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改变了全球气候模式,导致部分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降雨量过多。
二、起因不同
1、拉尼娜现象起因:厄尔尼诺现象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升高、信风减弱有关,拉尼亚现象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降温、信风增强有关。因此,拉尼娜现象实际上是热带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产物。
2、厄尔尼诺现象起因: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有关,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地球的自转速度破坏了过去10年的平均加速度分布。
异常波动4-5年。
一些较强的厄尔尼诺年平均发生在地球自转速度发生重大转折年里,特别是自转变慢的年份。
三、影响不同
1、拉尼娜现象影响:受赤道太平洋拉尼娜事件和欧亚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2008年1月10日以来,我国南方先后出现了4次历史罕见的大范围冷、雪、冰冻天气过程。
据国家气候中心最新预报,此次拉尼娜现象将持续到2008年夏季,将带来春夏干旱、森林火灾风险等级高、北部地区沙尘暴增多、夏季区域洪涝概率增大等气象灾害。
2、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最明确的影响是厄尔尼诺事件导致全球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显著增加。这导致中、东太平洋和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国家频繁发生洪灾,而印度、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的严重干旱将影响到世界上的多种作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