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性阅读障碍是学习障碍的一种形式,研究它的最终目的是矫治。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发展性阅读障碍有了深入的了解,也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矫正与治疗的方法。
就目前而言,对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矫治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模式:认知-行为干预强调阅读障碍儿童形成主动的、自我调控型的学习风格。
认知行为派认为,个体自身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行为的出现并不单纯取决于环境刺激或行为后果。
在阅读过程中,阅读障碍儿童的消极被动表现妨碍了他们潜能的发挥,认知—行为干预模式主张对阅读障碍儿童进行认知策略训练或自我指导训练。
(1)认知策略训练
研究发现,学习障碍儿童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于他们缺乏某些有效的认知策略,或者不会选用恰当的策略。
认知策略训练的基本程序如下:①对阅读障碍儿童的现有策略水平进行测评,明确这些儿童的劣势所在,并确立所要训练的目标策略;②向儿童解释目标策略;③示范目标策略的使用;④言语预演;⑤提供低难度的材料,进行有控制的练习,并给予反馈;⑥提供与阅读障碍儿童年龄水平难度相当的阅读材料,进行练习并给予反馈;⑦测评阅读障碍儿童的策略,并指导儿童学会如何根据任务来选择恰当的策略;⑧在实际学习中实现迁移。
(2)自我指导训练
自我指导训练的中心思想是训练儿童主动运用自我指导言语监控自己的行为,一直到某个任务完成为止。
这种训练要引导阅读障碍儿童设立阅读目标。
设立的目标应具体而又有挑战性,这种清晰、现实的目标可以激发阅读障碍儿童的阅读动力,把注意力集中在必须完成的任务上。
在追求所渴望的目标中的进步还能促进一个人的成就感。
在训练中,自我指导言语的确定也很重要。
这种自我指导言语可以是有声的或无声的,是用来对自己讲话加以指导或调控自己的行为。
言语的内容和顺序依据要完成的任务而定,但句子最好由阅读障碍儿童自己创造。
在阅读过程中,阅读障碍儿童要自己审视阅读策略的使用和某些具体的行为表现,将先前拟定的自我言语贯穿这一过程。
自我言语引导阅读活动按步骤和既定策略进行,在出错或偏离时起到提醒和督促改正的作用。
在让儿童进行自我监控之前,训练者要先讲明具体做法。
在最初几次,训练者需要观测儿童的自我监控情况,及时表扬儿童的正确行为,再逐步撤销外在监控。
认知-行为训练的主要特点是:尽量引导儿童成为自己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者;重视示范目标策略、方法的运用;以儿童的外部言语为中介。
这些特点能保证阅读障碍儿童控制自己阅读学习过程并改变其原有消极被动的反应风格。
同伴指导是指学生教学生的方法。
这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新型的训练模式。
在认知方面,同伴指导激发了被指导者的学习动机。
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发生改变,对被教学科感兴趣,甚至会改变对学习和学校的态度,喜欢学习,逃学行为减少,所以成绩比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提高得快。
在社会化方面,被指导者从同伴指导者身上学到了许多人际交往的技巧,改善了同伴关系,促进了自我意识的发展。
该模式的具体进行过程是:首先抽取部分儿童作为指导者,把这些指导者介绍给他们的阅读障碍同伴;然后对指导者进行特殊训练,教给他们需要给阅读障碍同伴教授的内容及方法;接着安排同伴指导活动,一般一周至少一次。
这种模式可以是一对一的,但更多情况下是采用几个指导者与几个同伴共同活动的形式。
教师不仅要负责组建同伴群体和训练指导者,还要对指导者进一步训练,或对被指导者进行额外的辅导。
同伴指导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学习内容和儿童,对于难度大的课程内容,以及有显著外化的行为问题的儿童都不能采用此法。
生化与药物治疗是采用药物治疗,首先控制和改善阅读障碍儿童的生理病情,进而改进其学习状况。
对于药物治疗的后效问题,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这些药物治疗阅读障碍有一定疗效,但其治疗效果有限,应当慎重使用。
以上几种矫治模式各有其利弊,对阅读障碍儿童的教学干预不应仅仅局限于某一种矫治模式上,而应兼容并包,对症下药。
adhd自测量表
是的,总加量表(ADHD-RS)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评估儿童和青少年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症状的量表之一。
该量表主要由孟菲斯儿童医院的Conners等人于1997年修订和完善而来。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总加量表。
第一部分:总加量表的特点
总加量表是一种用于评估ADHD症状的量表,包括对注意力及多动、冲动等行为特征的评估,同时也可用于评估治疗对此类行为的影响。
该量表由18个问题组成,主要包括9个关于注意力困难的问题和9个关于多动、冲动的问题。
每个问题都有0-3分的等级,可以得到一个总分,分数越高则表示症状越明显。
第二部分:总加量表的适用性
总加量表是一项非常适用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评估工具,能够快速、直观地评估他们的注意力和行为特征。
量表不仅适用于评估ADHD的初步诊断,还可以用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
此外,总加量表也适用于评估成年人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症状。
第三部分:总加量表的优势和局限性
总加量表有着许多优势,包括快速、简单、易于评估以及能够检测出轻微的症状变化等。
其量表得分范围也非常广泛,适合评估各种不同程度的症状。
然而,总加量表也有其局限性,例如其结果可能会受到环境和情绪的影响,并且量表只能作为初步诊断的一种工具,还需要其他的评估和测试得出最后的诊断。
另外,总加量表只适用于评估ADHD的核心症状,不能评估其他可能与ADHD相关的症状。
同时,量表仅供医生和其他专业人员使用,需要对评估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和解释。
此外,总加量表也有许多其他版本和修订,以适应不同人群和文化背景的需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