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俗称密胺、蛋白精,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被用作化工原料。
它是白色单斜晶体,几乎无味,微溶于水(3.1g/L常温),可溶于甲醇、甲醛、乙酸、热乙二醇、甘油、吡啶等,具毒性,不可用于食品加工或食品添加物。
三聚氰胺是氨基腈的三聚体,由它制成的树脂加热分解时会释放出大量氮气,因此可用作阻燃剂。它也是杀虫剂环丙氨嗪在动物和植物体内的代谢产物。
目前广泛认为三聚氰胺毒性非常轻微,动物实验中大鼠口服的半数致死量大于3克/公斤体重。根据1945年的一个实验报道:将大剂量的三聚氰胺饲喂给猪、兔和狗后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中毒现象。
对于三聚氰胺形成肾结石的机理并不是很清楚,初步研究认为由于加工过程中的某些原因使得三聚氰胺中常常混有三聚氰酸,两者紧密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网格结构。
摄入人体后由于胃酸的作用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相互解离并被分别通过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并最终进入肾脏。
在肾细胞中两者再次结合沉积从而形成肾结石,堵塞肾小管,最终造成肾衰竭。
由于三聚氰胺结石微溶于水,对于成年人,由于经常喝水使得结石不容易形成。
但对于哺乳期的婴儿,由于喝水很少并且相比成年人肾脏狭小,因此更容易形成结石。
三聚氰胺的危害有哪些症状
奶粉中三聚氰胺的危害极大。长期食用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对婴幼儿的影响更为显著。
三聚氰胺是一种含氮有机化合物,属于化工原料,不可食用。
这种物质在常温下呈现为固体白色晶体,微溶于水,化学性质相对稳定。
然而,三聚氰胺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2B类致癌物清单中,我国法律也禁止其使用在食品和食品添加物中。
对于人类来说,长期食用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会对肾脏等内脏器官的功能造成损害,对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造成损伤,甚至可能引发肾结石和膀胱结石等疾病。
这是因为三聚氰胺会在肾脏中形成结晶,导致肾脏损伤和衰竭。
此外,三聚氰胺奶粉的营养含量较低,长期食用会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造成营养不良,出现大头娃娃等症状。
除了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三聚氰胺奶粉事件还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影响。
例如,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导致了数千名儿童患上肾结石,一些患者情况严重,甚至不幸去世。
这一事件严重损害了中国奶制品的声誉,导致国内奶粉市场的混乱和不稳定。
国际上,对中国食品安全的质疑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为了应对这一危机,中国政府采取了严厉措施,关闭了三鹿公司,逮捕了公司高管,并对其他奶粉生产商进行了严格的监管和检查。
此外,政府启动了大规模的奶粉召回行动,以确保市面上的受污染奶粉被尽快回收。
这些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危机,但也暴露出了中国食品监管体系的严重不足。
因此,加强食品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食品安全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综上所述,奶粉中三聚氰胺的危害不容忽视。
为了保障人们的健康和安全,我们必须严格禁止将三聚氰胺等有害物质添加到食品中,并加强食品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消费者也应该提高警惕,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合格的食品,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