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巴甜是非碳水化合物类的人造甜味剂。
阿斯巴甜作为一种重要的甜味剂,被广泛应用于药剂加工和食品加工中,其安全性非常重要。虽然市场上部分甜味剂已由阿斯巴甜更换成果葡糖浆等安全性相对较高的甜味剂,但其应用仍十分广泛。
阿斯巴甜具有清爽、类似蔗糖一样的甜感,它没有人工甜味剂通常具有的苦涩味或金属后味,这是它的一个很重要的优点。
在食品和软饮料中,通常情况下阿斯巴甜的甜度是蔗糖的180至220倍。
总的说来,阿斯巴甜的相对甜度与对照物蔗糖浓度呈负相关,并随不同的香味系统、pH、品尝温度和蔗糖或其他糖的浓度而发生变化。
阿斯巴甜的理化性质:
阿斯巴甜水溶液在一定的温度和酸性pH条件下,其酯键能被水解生成天冬氨酰苯丙氨酸和甲醇。
在中性、碱性或受热条件下,形成环天冬氨酰苯丙氨酸。
最终,天冬氨酰苯丙氨酸还会继续水解生成2个单独的氨基酸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
阿斯巴甜半衰期可达300天,在pH为3至5的环境中最为稳定;当pH为7时,半衰期仅有几天。
阿斯巴甜是什么东西对身体有害吗
食品添加剂阿斯巴甜也称为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760-2011的规定,食品添加剂阿斯巴甜可以添加到以下食品中,没有注明的不得添加,允许添加的,不同的食品种类添加数量不同,都有限量规定,只要不超过规定的最大使用量,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的。
食品分类号食品名称最大使用量/(g/kg)备注。
01.01.03调制乳0.6
01.02.02风味发酵乳1.0
01.03.02调制乳粉和调制奶油粉2.0。
01.05稀奶油(淡奶油)及其类似品
(01.05.01稀奶油除外)1.0
01.06.01非熟化干酪1.0
01.06.05干酪类似品1.0
01.07
以乳为主要配料的即食风味食
品或其预制产品(不包括冰淇淋
和风味发酵乳)
1.0
02.03
02.02类以外的脂肪乳化制品,
包括混合的和(或)调味的脂肪
乳化制品
1.0
02.04脂肪类甜品1.0
03.0冷冻饮品(03.04食用冰除外)1.0。
04.01.02.01冷冻水果2.0
04.01.02.02水果干类2.0
04.01.02.03醋、油或盐渍水果0.3。
04.01.02.04水果罐头1.0
04.01.02.05果酱1.0
04.01.02.06果泥1.0
04.01.02.07除04.01.02.05外的果酱(如印度。
酸辣酱)1.0
04.01.02.08蜜饯凉果2.0
04.01.02.09装饰性果蔬1.0
04.01.02.10水果甜品,包括果味液体甜品1.0。
04.01.02.11发酵的水果制品1.0。
04.01.02.12煮熟的或油炸的水果1.0。
04.02.02.01冷冻蔬菜1.0
04.02.02.02干制蔬菜1.0
04.02.02.03腌渍的蔬菜0.3
GB2760—2014
87
表A.1(续)
食品分类号食品名称最大使用量/(g/kg)备注。
04.02.02.04蔬菜罐头1.0
04.02.02.05蔬菜泥(酱),番茄沙司除外1.0。
04.02.02.06发酵蔬菜制品2.5
04.02.02.07经水煮或油炸的蔬菜1.0。
04.02.02.08其他加工蔬菜1.0
04.03.02.03腌渍的食用菌和藻类0.3。
04.03.02.04食用菌和藻类罐头1.0。
04.03.02.05经水煮或油炸的藻类1.0。
04.03.02.06其他加工食用菌和藻类1.0。
04.05.02加工坚果与籽类0.5
05.01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
品,包括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制品3.0
05.02.01胶基糖果10.0
05.02.02除胶基糖果以外的其他糖果3.0。
05.04
装饰糖果(如工艺造型,或用于
蛋糕装饰)、顶饰(非水果材料)
和甜汁
1.0
06.06即食谷物,包括碾轧燕麦(片)1.0。
06.09谷类和淀粉类甜品(如米布丁、
木薯布丁)1.0
07.01面包4.0
07.02糕点1.7
07.03饼干1.7
07.04焙烤食品馅料及表面用挂浆1.0
07.05其他焙烤食品1.7
09.02.02冷冻挂浆制品0.3
09.02.03冷冻鱼糜制品(包括鱼丸等)0.3。
09.03预制水产品(半成品)0.3
09.04熟制水产品(可直接食用)0.3
09.05水产品罐头0.3
10.04其他蛋制品1.0
11.04餐桌甜味料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1.05调味糖浆3.0
12.03醋3.0
12.10.01固体复合调味料2.0
12.10.02半固体复合调味料2.0
GB2760—2014
88
表A.1(续)
食品分类号食品名称最大使用量/(g/kg)备注。
12.10.03液体复合调味料(不包括12.03,。
12.04)1.2
14.02.03果蔬汁(浆)类饮料0.6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
用量
14.03蛋白饮料0.6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
用量
14.04碳酸饮料0.6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
用量
14.05茶、咖啡、植物(类)饮料0.6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
用量
14.07特殊用途饮料0.6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
用量
14.08风味饮料0.6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
用量
16.01果冻1.0如用于果冻粉,按冲调倍数增。
加使用量
16.06膨化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