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杯好,我们办公室里也都是买塑料杯的,感觉塑料制品比较稳定,像很多食品袋子也是塑料的。纸杯上面还要黏上一层东西,倒了热水总感觉会融化到水里。
下面文章是我从网页上转载的。
实验证明:一次性纸杯比塑料杯“毒”30倍
2011年08月02日10:27NGO化学品协作网我要评论(0)。
在外做客时是否经常使用一次性纸杯?你也许觉得这样比较“卫生”。
可一项选取市场上部分常见纸杯的实验证明,把普通中,双酚A浓度上升了36倍——一些一次性纸杯比塑料杯的“威力”还要强N倍。
“南医大药学院社区科普讲座”昨天来到南京莫愁新寓社区,博士生导师胡琴教授给社区居民讲解了环境激素对人的危害。
实验:纸杯比塑料杯“毒”30倍
双酚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塑料制造的化学物质。
添加双酚A可使塑料产品具有无色透明、轻巧耐用和防冲击等特性。
所以,新生儿使用的塑料奶瓶中大多含有双酚A。
饮水机桶、塑料餐具、一次性纸杯等日用品也都含有双酚A。
“作为一种环境激素,双酚A在动物体内有类似于雌性激素的作用,对新生儿发育及人类生殖有很大的危害。
”胡琴教授说。
因此,欧盟从今年5月、中国也将从今年9月开始停止流通双酚A塑料奶瓶。
这一检测结果也发表在了美国的《有害物质》杂志和荷兰的《分析化学》两本杂志上。
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双酚A不仅广泛添加在塑料日用品,在纸制品中也能找到它的“踪影”。
胡琴教授曾挑选了一些常见的日用品进行分组对比测定。
首先是对一次性纸杯、一次性塑料杯、一次性饭盒双酚A含量的对比测定表明,一次性纸杯的双酚A浓度是最高的,是一次性塑料杯的近30倍,这个结果也令胡琴教授感到吃惊。
随后的实验中,她把含0.0855ng/ml双酚A的自来水倒进了一次性纸杯中,稍等片刻后,杯中自来水的双酚A的含量上升至3.12ng/ml,足足高出了36倍。
胡琴分析认为,这是因为一次性纸杯的加工工序最多。
一般来说,产品的加工工序越多,双酚A的含量就会越高。
还有一组检测的是南京的雨水、桶装纯净水和自来水。
结果显示,雨水里的双酚A浓度最高,是自来水的7倍多,而桶装纯净水里并不“纯净”,里面的双酚A浓度是自来水的1.5倍。
这正说明了塑料容器所含的双酚A会溶解进水里,进入人体。
提醒:塑料奶瓶8个月就要换
为了让奶瓶更干净,年轻的父母往往喜欢用开水冲洗宝宝的奶瓶,甚至放进微波炉里加热,反复消毒。胡教授认为,这种做法会使得塑料瓶大量释放有害的双酚A。
胡教授表示:“双酚A浓度提高后,对于新生婴儿危险性变大,可造成孩子生殖器官病变,出现性早熟。
”她认为,对于男宝宝,过量的双酚A会让他们倾向“女性化”,比如喜欢玩洋娃娃,说话细声细气,同时也有可能患上多动症。
对于婴幼儿的奶瓶,胡教授认为应该选用玻璃奶瓶。
“如果家长担心玻璃易碎,伤及幼儿,那么在使用塑料奶瓶中,要做到勤更换。
”胡教授认为,一旦奶瓶表面破损,其中含有的双酚A就会析出,所以8个月就得更换一次奶瓶,而且消毒时温度不能超过100℃。
建议:改用玻璃或瓷质器皿,多吃谷物和蔬果
胡琴说,双酚A等环境激素,也称为内分泌干扰物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农药、杀虫剂、汽车尾气、塑料制品生产。
它们的“寿命”长,可在体内长期蓄积,不易排出甚至不排出,有的甚至600年都分解不掉。
从空气、土壤、水体,到呼吸、食物、饮水,它们无所不在。
胡琴说,改掉用一次性纸杯的习惯,改用玻璃杯或瓷杯子;收起塑料保鲜盒、保鲜袋,改用玻璃碗或瓷碗在微波炉里加热食品;少用沐浴露洗澡,用了也要多冲几遍,减少在皮肤上的残留。
环境激素可通过食物链不断堆积,猪等四条腿动物比鸡等两条腿体内的激素要多。因此,要尽量少吃处于食物链高端的食物,“四条腿不如两条腿,两条腿不如没有腿。”。
此外,尽可能多吃谷物和蔬果,这样可减少环境激素通过食物链蓄积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有助于将环境激素排出体外。
双酚a有什么用途
双酚A,也称BPA,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聚碳酸酯及环氧树脂等高分子材料的生产与制造。
是环境毒素的代表物质。
“不含BPA”、“拒绝BPA”经常看到在婴儿用品中出现。
1891年,人类首次合成双酚A(俄罗斯化学家AleksandrDianin)1936年,英国化学家CharlesEdwardDodds被证实有雌激素活性,是一种人工雌激素。
1950年代,一些化学家发现用双酚A合成的塑料更坚硬透明。
于是双酚A合成的塑料被用来制作各种塑料制品,包括婴幼儿的奶瓶。
2000年,双酚A再次被证实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也叫环境雌激素。
环境雌激素也叫“环境荷尔蒙”,也就是说,如果人体从环境中摄入这些物质,也会起到激素的作用,而环境激素具有如下特点:延迟性(生物在胚胎、幼年时所造成影响可能到成年和晚年才显露出来);时段性(不同生长阶段对生物个体会造成不同方式的影响与后果);复杂性(不同剂量、不同暴露方式对不同器官可能造成不同影响)。
广泛存在于各种塑料包装、老式饮水机桶、水杯、奶瓶、易拉罐、罐头、婴幼儿玩具、收银小票、牙齿填充物、眼镜片以及其他日用品中。
目前,饮食是主要双酚A的暴露源,另外餐具、食品包装、热敏纸等也是暴露来源。
一项报道称,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年幼儿童、青少年每日平均暴露量为0.1~0.5mg/kg;纯母乳婴儿每日平均暴露量为0.3mg/kg。
加拿大、德国等国家,均对本国儿童进行尿液检测,BPA检出率均超过95%。
2011年美国儿童食用罐头中查出过量双酚A。
长期、低剂量的双酚A暴露可以加速前体脂肪细胞分化成为成熟的脂肪细胞,并扰乱脂肪细胞的内分泌功能,进而诱发肥胖,诱导2型糖尿病;导致男性前列腺癌、睾丸癌、前列腺增生、精液质量和性功能下降,女性卵巢癌、乳腺癌、卵母细胞成熟度降低,多囊卵巢发病率增高等,继而影响生殖生育。
对于儿童来说,长期接触双酚A将导致青春期发育提前,即性早熟;引起脑细胞DNA损伤,降低学习记忆力能力;引起血脂代谢紊乱,导致儿童糖尿病、肥胖风险增加。
在孕期要尤其注意双酚A的摄入情况,每月使用爱哇家用测毒卡定期检测体内环境毒素双酚A的超标情况,并参照干预外排建议进行饮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