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磁场是空间和时间的函数,为了满足地面上定向、航空、航海、资源勘察以及地磁学本身研究的需要,地磁场测量方法分为两类观测点:一类设固定观测点,连续地测定地磁要素绝对值以及随时间变化的磁场值,称其为地磁台;另一类是野外测点,在这些测点上间断地测定地磁要素的绝对值。
由这两类测点组成了某地区、某国家甚至全球范围的地磁测网,根据地磁测量的结果定期地编绘出相应的各种地磁图件。
地磁图是按要素D、I、T、H、Z、X及Y分别绘制出的等值线图,它反映了地磁场在全球或区域上的分布规律和分布特征。
在大部分地区地磁场等值线图(见图4.1.2)中,等值线也与纬线近乎平行。其强度值在磁赤道附近为30000~40000nT,由此向两极逐渐增大,在南北两磁极处磁场值是60000~70000nT。
图4.1.2总磁场强度等值线图(1980)。
从亚洲部分地区地磁图中可见,中国地磁场(见图4.1.3)的等值线大致平行于地理纬线;随着纬度向两极逐渐增加,其值增大。
根据二次多项式模式编制的我国地磁要素图件,表明地磁场有以下特征:磁偏角的零偏线由蒙古穿过我国中部偏西的甘肃省和西藏自治区延伸到尼泊尔、印度。
零偏线经东偏角为负,其变化由0°~11°;磁倾角由南向北,I值由-10°增至70°;地磁场水平强度(H)从南至北,H值由40000nT降至21000nT;垂直强度从南至北由-10000nT增加到56000nT;总场强度由南到北,变化值为41000~60000nT。
地磁场强度与纬度关系图
磁偏角的大小随所在地区的经纬度而有大有小。
东经25度地区,磁偏角在1~2度之间;北纬25度以上地区,磁偏角大于2度;若在西经低纬度地区,磁偏角是5~20度;西经45度以上,磁偏角高达25~50度;在经度与磁轴平行的地区,磁偏角为零,磁针的南北极正指地球的南北方向。
这是各地的磁偏角:
地名磁偏角
漠河11°00'
齐齐哈尔9°54'
哈尔滨9°39'
长春8°53'
满洲里8°40'
沈阳7°44'
旅大6°35'
北京5°50'
天津5°30'
济南5°01'
呼和浩特4°36'
徐州4°27'
上海4°26'
太原4°11'
包头4°03'
南京4°00'
合肥3°52'
郑州3°50'
杭州3°50'
许昌3°40'
九江3°03'
武汉2°54'
南昌2°48'
银川2°35'
台北2°32'
西安2°29'
长沙2°14'
赣州2°01'
衡阳1°56'
厦门1°50'
兰州1°44'
重庆1°34'
遵义1°26'
西宁1°22'
桂林1°22'
贵阳1°17'
成都1°16'
广州1°09'
柳州1°08'
东沙群岛1°05'
昆明1°00'
南宁0°50'
湛江0°44'
凭祥0°39'
海口0°29'
拉萨0°21'
珠穆朗玛0°19'
西沙群岛0°10'
曾母暗沙0°24'(东)
南沙群岛0°35'(东)
乌鲁木齐2°44'(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