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姜在烹饪中主要起到去腥膻、增香、提鲜的作用。
良姜,别名小良姜、高良姜,是多年生草本。
中医认为,良姜味辛、性热,具有温胃散热、消食止痛等功效与作用。
良姜,作为膳食香料亦被广泛应用。
比起生姜,良姜没有类似生姜中“生姜蛋白酶”的元素,性味比较平和。
良姜在烹饪中的作用
良姜也叫高良姜,它是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也是一种功效出色的中药材,它是姜科植物良姜的根茎,主要出产在中国的广东和广西等地,多在每年夏天和秋天采收。
应用在卤水中,除了代替生姜辟腥膻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起“定味”。
简单地说,就是良姜既能驱散异味又能存留香味。
《本草汇言》:高良姜,祛寒湿、温脾胃之药也。
若老人脾肾虚寒,泄泻自利,妇人心胃暴痛,因气怒、因寒痰者,此药辛热纯阳,除一切沉寒痼冷,功与桂、附同等。
苟非客寒犯胃,胃冷呕逆,及伤生冷饮食,致成霍乱吐泻者,不可轻用。
良姜具有清肠通便、预防血栓、营养心肌、抗菌抗炎、预防癌症、预防胃炎和胃溃疡的功效与作用。
良姜对人类的胃部有明显保护作用,它不单能促进胃部蠕动,加快消化液分泌,提高弥补消化功能,还能消除胃部炎症,修复受损的胃粘膜,能阻止胃炎和胃溃疡等多种常见胃病发生。
高良姜和干姜的区别
数日前遇一胃痛患者,诉胃部胀痛、冷痛,畏寒喜热,得热觉舒,有过食寒凉的诱因,舌淡苔薄白,脉弦紧,考虑其为寒凝胃脘、气机阻滞所致,因其表示服汤药不便,便推荐她至药店买中成药服用。
胃寒冷痛,我给她推荐什么药呢?我推荐的是良附丸。良附丸是治疗寒凝气滞、寒邪客胃的基础方,方中高良姜温胃散寒,香附行气止痛。
很多人会问,中药里姜的种类有那么多,生姜、干姜、炮姜、高良姜,它们有什么区别呢?这些姜容易混淆,“姜”还是老的辣啊!。
古人对这些姜的是这样概括的:“生姜走而不守,干姜能走能守,炮姜守而不走”。
生姜:用鲜品,家中厨房常见,味辛性温,长于发散外寒,又能止呕,多用于外感风寒及胃中寒饮等症;
干姜:为母姜的干燥品,即将生姜晒干后便得干姜,性辛温热,走散之力已减,温中之功为强,为治疗脾胃寒证之要药,并能回阳,温肺化饮;
炮姜:经过火炮,辛减转苦涩,可止痛、止呕,炒炭后可温经止血,为治中焦虚寒,脾不统血之要药;
高良姜: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干燥根茎,具有温中散寒止痛之功,似干姜而温胃之功过之。
干姜与高良姜均属辛热温里之品。
都有温中散寒,止痛止呕的作用,皆可用于院腹冷痛、恶心呕吐之症,干姜温中而能止泻,并有回阳和温肺化饮之功;而高良姜则散寒止痛的效力强于干姜,并无回阳和温肺化痰之功。
这是两者的异同点。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饮食随性,容易不小心伤了胃。若不小心出现胃寒冷痛,不妨备一些良附丸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