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脚开关电位器的接线方法:电位器中心线与电位器的一根线和一个开关线短接后接电源的一个极,电位器剩下的一根线和另一个开关线与灯泡串联在电路中就好了。
两边的接脚是固定的阻值中间的是滑动接点,所以可以在0K-nK之间进行变动,依据电路的要求分别接入就可以。
三脚可调电阻两边两只脚就是电阻的两端,中间一只脚是活动接确点,测两边两只脚,就是整个电阻的值,中间脚和任一边脚的阻值,则要看旋转的角度而定。
如有一只50K的电位器,测两边两只脚,其电阻值就是50K,测中间脚和任一边脚的电阻值,则要看旋柄的位置,如旋到中间位,则中间脚和任一边脚都是25K,继续旋动则阻值也起变化,如变小,那另一边就变大。
器件作用
可以逐渐地改变和它串联的用电器中的电流,也可以逐渐地改变和它串联的用电器的电压,还可以起到保护用电器的作用。在实验中,它还起到获取多组数值的作用。
可变电阻器由于结构和使用的原因,故障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电阻器。可变电阻器通常用于小信号电路中,在电子管放大器等少数场合也使用大信号可变电阻器。
电位器的接线方法图解
电位器是一种能够精确控制电路电压、电流或信号幅度的电子元件,通过改变电刷在电阻体上的位置,可以连续调整电阻值,实现对电路特性的细微调整。
根据电阻体材料、结构及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或电刷位移)的关系,电位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线绕电位器、碳膜电位器、实芯电位器、直线式电位器和函数电位器等。
其技术参数包括标称阻值、电阻变化范围、阻值调整的线性度、额定功率、接触电阻以及机械寿命等。
电位器的接线方式取决于其在电路中的功能和设计要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接线方式:
1.分压器接法(电压分压模式)
这是最常用的接线方式,用于实现电压的连续调节。电位器通常有三个引脚:两端为固定端(A、B),中间为滑动端(W)。接线方法如下:
这样,滑动端W的电压将随电位器滑动位置的改变而线性或按特定曲线变化,实现对输入电压的分压。
2.变阻器接法(电阻调节模式)
在这种接法中,电位器作为可变电阻使用,用于调节电路中的电流或影响电路的动态特性。接线方式有两种:
3.双联电位器接法
双联电位器包含两个独立的电位器单元,各有三个引脚。每个电位器按照上述单个电位器的接线方式进行连接,它们可以独立工作,分别用于两个不同的电路调节任务。
4.带开关电位器接法(如8脚电位器)
这类电位器除了可调电阻功能外,还集成有一个或多个开关。接线时不仅要按照普通电位器的方式连接电阻部分,还要根据数据手册指示正确接线开关部分。开关通常用于控制某个电路功能的开启/关闭或切换不同状态。
安装电位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焊接前应对焊点进行镀锡,除去焊点上的油漆和污垢。
2、焊接或安装电位器时,应使标记易于观察
3、可调电位器应安装在便于调节的地方。
4、安装大功率电位器时要考虑散热,特别是要充分利用辐射散热。
5、小功率电位器宜采用传导散热和对流散热。
6、安装电位器时,要用紧固零件固定牢固,避免电位器松动,与电路中其他元件碰撞。
7、安装在电位器轴端的旋钮不宜过大,并应与电位器的尺寸相匹配。
8、对于针式引线的电位器,为防止引线折断,请勿用力弯曲或扭转引线。
9、将电位器安装到电路中时,注意三个引脚的正确连接。
10、焊接时间要适当,加热时间不宜过长。
使用电位器时的注意事项:
1、对于带有接地片的电位器,必须将接地片接地。
2、电流流过高阻电位器时产生的电压降不得超过电位器允许的最大工作电压。
3、为防止电位器的接点及导电层变质或烧毁,小阻值电位器的工作电流不得超过接点允许的最大电流。
4、各种微调电位器可直接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但应注意相邻元件的排列。
5、电位器安装时必须牢固可靠。
6、请勿使用高浓度的化学品,如氨、胺、碱性溶液、芳香烃、酮、卤代烃等。
7、使用前应检查电位器的质量。
8、未密封的电位器最容易出现噪音故障。
9、请勿使电位器过载。
10、当电位器损坏严重时,需要更换新的电位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