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冒着舆论风险,也要收这5毛钱?
成本压力巨大,据了解,快递柜成本主要包括硬件成本、场地租金、设备折旧、铺设代理佣金、维护费和电费等,而收入来源除了快递员之外,还包括广告收入、寄件收入等。
而开启用户付费模式后,丰巢通过收取会员费、消费者超时费,有望更快地摆脱烧钱模式。
方便,也可以说投放快递柜对小区业主来说是一个好事情,不可能快递员派送的时候你每天都在家,对小区物业来说更是个好事情,物业门岗的职责功能那么多。
如果没有快递柜的话一个小小的门岗房能装得下多少快递,最有可能的就是丢件。
丰巢快递柜到底是方便了谁?
白天又不在家,没法收快递,放到驿站下班以后顺路就取了,对于快递员来说,不用一个一个跑上楼去送件,节省了不少时间。所以你说方便了谁?肯定是方便了客户也方便了一线快递员。
然而就是这种大家眼中认为的生活便利无形中制造了一种假象思维:它把“白天上班不在家”塑造成了客户的过失,把“约定时间”的义务单方面地推卸到了客户身上,然后利用国人“无可无不可,与人为善”的社交习惯,成功把“送货上门”这项合同条款转化为“顾客自取”。
当这种思维习惯一旦固化成为行为习惯,就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行业模式。然后又反过来赋予其合理性,“一分价格一分服务,这点钱不可能送货上门。”。
中国的企业家经营市场都希望把市场垄断。
初期拼命烧钱,一路拉高竞争门槛,干掉竞争对手、挤走潜在竞争者。
国内快递业目前就陷入了这样一个死循环:价格竞争——利润超薄——服务阉割——价格竞争。
但快递柜现在这种运营方式,明显是垄断。
垄断就会导致服务质量下降。
最苦逼的就是一线快递员和客户,双方处在撕逼的第一线,客户仗着邮政管理局这个后台可以理直气壮diss快递,快递公司把责任推到快递员身上,快递员再用“你一投诉我就会扣2500块钱”来道德绑架客户。
假如你不妥协,反正我知道你家地址……。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质疑声?
作为消费者,我们家随时有人在家,像这样的消费者,应该不在少数,快递员却不送上门,当然不方便。
按照规则,在淘宝上我可以设置成“包裹拒绝放菜鸟,需要送货上门”的,可问题是,你设置了,快递员还是把包裹扔菜鸟,只是改由菜鸟的老板给你送货上门。
这模式看起来似乎也没问题,但你实际用过就发现问题了,客户和快递员之前会存在很多问题,也就是我前面说的苦逼了一线快递员和客户。
近年来这种投诉、报复等问题的社会新闻多不胜数,这种知道你家地址的人,真的不想投诉到让人家记恨,哪天他因为服务不好或者经济大环境不好倒闭或者失业了,人家来你家做过分的事情怎么办?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一旦摊到自己头上,却是天大的事。
总而言之,服务体验度降低。尽管遭受了巨大的舆论压力,但丰巢快递柜要收费,来真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