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区别有中心区别、时间区别、地理意义区别、所产生的现象不同。
1、中心区别。
自转的中心是地轴,产生了昼夜的交替而不是昼夜,还有就是地方时,意思也就是在每个地方看到的太阳日出时间都不一样。
公转的中心是太阳,由此产生了一年四季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尤其以我们北半球为例就可以明显感觉到夏天白天明显长于冬天。
2、时间区别。地球自转一圈是23小时56分4秒,公转一圈是365天6小时9分9秒。正因为地球自转才有了白天黑夜,正因为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一年才有了四季。
3、地理意义区别。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时间差异。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四季变化、地球五带的形成。
4、所产生的现象不同。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更替现象,南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引起的各种运动旋转现象,东西部地区的时间差现象,生物作息规律现象。
地球公转的概念: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地球的公转遵从地球轨道、地球轨道面、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周期、地球公转速度和地球公转的效应等规律。地球公转的时间是一年。
地球公转的时间是一年。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存在两个明显周期,分别为回归年和恒星年。回归年是指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即太阳中心自西向东沿黄道从春分点到春分点所经历的时间,又称为太阳年。
地球在其公转轨道上的每一点都在相同的平面上,这个平面就是地球轨道面。
地球轨道面在天球上表现为黄道面,同太阳周年视运动路线所在的平面在同一个平面上。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在天球上,自转表现为天轴和天赤道,公转表现为黄轴和黄道。
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现象
地球自转:
产生的自然现象是:昼夜交替
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
自转的周期是:1个太阳日,即24小时。(准确来说是23小时56分4秒)。
地球公转:
产生的自然现象是:昼长夜短的变化及四季的变迁。
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
自转的周期是:一年
地球自转轴与黄道面成66.34度夹角,与赤道面垂直。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4.167×10^-3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465米/秒。
昼夜交替产生原因: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且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原因: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地球的公转遵从地球轨道、地球轨道面、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周期、地球公转速度和地球公转的效应等规律。
笼统地说,地球公转周期是一“年”。因为太阳周年视运动的周期与地球公转周期是相同的,所以地球公转的周期可以用太阳周年视运动来测得。
地球上的观测者,观测到太阳在黄道上连续经过某一点的时间间隔,就是一“年”。由于所选取的参考点不同,则“年”的长度也不同。常用的周期单位有恒星年、回归年和近点年。
地球在自转时同时公转,自转一周需用23小时56分4秒,公转了约0.986度,按地球自转速度折合3分56秒,时间,自转加上公转用的时间共24小时。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一小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