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姐”沈殿霞的遗产智慧遗嘱,是否真正明智?
沈殿霞生前的遗产安排,被外界津津乐道。
她曾立下遗嘱,规定女儿郑欣宜在35岁后才能接手价值6000万港币的遗产,此前每月仅能领取2万的生活费。
然而,沈殿霞离世后不久,郑欣宜便出售了豪宅,这引发了公众对于遗嘱明智性的质疑。
据传,沈殿霞曾面临巨额医疗费用,包括斥巨资1200万港币购买癌症治疗设备。
这段时期,她的两个姐姐不辞辛劳地照顾她,肥姐深感感激,因此将价值3000万港元的珠宝以及剩余财产,按照遗产分配,其中一半给了两位姐姐和弟弟,另一半的珠宝和现金、九龙塘剑桥花园三分之一的产权则留给欣宜,总计约4300万港币。
尽管故居在她去世后被以低于预期的价格卖出,但考虑到当时的金融风暴,这一举措或许反映了肥姐对女儿经济独立的期望。
郑欣宜在故居被卖出后,以三成业权套现1300多万港元,尽管她对此有所不舍,但出于对故居情感的释怀与生活需求的考虑,做出了决定。
2009年,郑欣宜用这笔钱在西半山购买了一套价值980万的1098呎住宅,尽管看起来与故居的交易相比略显亏损,但考虑到当时的楼市行情,这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毕竟,她在楼市复苏时期买入,如今这套住宅的市价已接近3000万港币,充分体现了投资回报。
尽管故居的出售让人心疼,但沈殿霞的遗产策略反映出她对女儿未来独立生活的考量,以及对市场波动的明智应对。这种遗产安排,无论从保护财产的角度,还是培养女儿理财能力的角度来看,都显得颇为深思熟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