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7月生于四川。
1987年2月至1990年书法及绘画作品参加中国书画艺术沙龙展并多次获优秀作品奖。
1988年起艺术评论、书画作品发表于香港、深圳及全国报、刊、网络等媒体。
1988年9月10日为《四川日报》的《天府周末》版题写中国书法刊头字。
先后30多幅国画被《四川青年报》、《四川文化报》、《四川日报》、《四川统一战线》、《通川日报》、《西南民兵》、《家庭与生活报》、《中国农民报》、《中国人口报》、等报刊发表。
1989年10月16日国画作品及简历并被《中国大众美术报》》的“当代美术拔萃”版介绍。
1990年10月至今先后任深圳艺术沙龙任美术评论员、物业资产管理和商业管理公司任总经理/副总经理。
期间,参与多项大型策展:《共和国十大元帅光辉业绩展》、《90`艺术系列大展》、《深圳艺木沙龙首届会员作品展》、《中国当代艺术展》、《深圳荔枝节名优新产品展》等大型展览,以及电视媒体的脚本编写及其拍摄参与。
其中,美术评论:《跨越时空的创作》、《生动的抓取》、《古今中外融通,著述与绘画兼得--记英籍华人著名艺术家杨希雪》、《师法内外、笔墨兼融》等发表在香港《文汇报》、香港《当代艺术报》、《中国书画报》、《北京青年报》、《深圳商报》。
1991年3月作品《秋荷》、《铁石劲树》参加深圳市博物馆深圳艺术沙龙会员作品展和深圳市博物馆南国艺术厅首届全国邀请展。
1991年10月至1992年8月参与香港《当代艺术报》编审工作,任责任编辑。
《古今中外融通,著述与绘画兼得--记著名艺木家杨希雪》发表于香港《当代艺术报》、《世界华人报》。
1992年参与高层写字楼的管理及企业文化策划工作,其间于1994年1月至1997年10月兼职任香港《深业通讯》编辑与美编。
期间中断了书法与绘画,撰写的文章/摄影作品散见《深圳特区报》、《深圳法制报》、《深圳商报》、《中外房地产导报》、《深圳房地产研究》等报刊。
1995年为油画家陈培辉先生《我们的总设计师》这幅油画写评论:《跨越时空的创作》,发表于1995年6月23日星期五发表于《深圳商报》。
在1998年11月至2001年4月参与深圳房地产高层住宅的管理、别墅区管理、两条商业街的策划和起动。
2001年5月至2007年6月先后参与深圳商业购物广场的改造和商业管理,2个商业会所经营管理和1个商业会所的等备,社区商业街的策划、起动、运营。
其间:基本无书画艺术活动和创作。
2007年11月发表对张靓颖单典乐评《真乃“天下无双”之靓颖》。艺评章子怡早年肖像摄影《说子怡的这幅肖象》。以及第20届世界模特小姐大赛国际总决赛评介。
2007年9月作品8件在伦敦萨奇画廊展藏。
2008年5月撰写评论《董小明<半亩方塘>的未来意义》。
2008年5月16日至18日参加《08香港国际艺术展》,并参加由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长唐英年主持的《"香港对话":"文化投资"国际论坛》,以及由亚洲艺术文献库主持的来自美国、英国、澳洲、中国北京与香港、日本等8位国际知名艺术界领袖参与的《时移势易:博物馆与文化欲望”大型博物馆专题国际论坛》。
2008年6月捐赠3幅作品参加由北京天禄琳琅艺术网、新浪收藏、《北京日报》、《中国商报》、《人民政协报》、《中国书画报》、《金融投资报》等机构主办与支持的艺术品拍卖及款项全部捐赠灾区的活动。
2008年8-12月:发表对著名国际策展人、艺评人、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汉雅轩画廊总监张颂仁的人物专访《张颂仁先生的魅力》。
为德国“历史轮流转”新媒体艺术在香港歌德学院的展览发表艺评《媒体的记忆:重演历史、体验过去》。
评论张培力的多媒体《静音》深圳展:《张培力呈现了“逆向时间”》。
在原《美术同盟》首页发表《美玩蹦蹦球池与抗衡灾难》,解读严隐鸿在世各地展出的以油画为主的装置艺术作品《球池》。
在《艺术国际》发表评论徐唯辛先生的油画《工棚》《矿工肖像》:《永不衰退的视觉写实》。
2008年12月出席国际艺评人协会香港分会全新双语网页正式启活动。2008年12月7日应邀参加香港2008年终“茶聚政务司司长官邸”的艺术活动。
2009年1月及之后几个月内发表影评章子怡主演的电影:《电影<梅兰芳>的几点随感》。张靓颖单典乐评:《真乃“天下无双”之靓颖》,艺评“法国五月”艺术节多元素舞蹈:《舞蹈七巧板》。
2009年4月至8月应邀参加“香港法国五月艺术节”和“中法文化之春”艺术活动,尤其是在《当代艺术网》对《路易威登:创意情感》艺术展连续推出4篇评论:《(1)香港艺术馆被“包”》、《(2)创意瞩目的LV美术馆》、《(3)艺术的多元化生态》、《(4)艺术:LV品牌的DNA》受到港澳艺术界和商业界的跨界思考和广泛关注。
为香港青年艺术家曾建华先生的媒体数码装置艺术作品撰发评论《曾建华作品的另类吸引》。
并对香港深圳相关展览进行系列评论。
2009年多篇艺术理论与批评发表于等媒体。
2008年8月至10月初组织实施“庆国庆.杨希雪专辑”艺术推介系列策划。
2009年9月至11月底参与著名英籍华人艺术家杨希雪先生“文化回归”北京、广东、肇庆广州、东莞、深圳、香港巡回艺术活动策划和媒体宣传活动。
2009年9月至2010年12月从事杨希雪艺术研究,对著名英籍华人艺术家杨希雪先生历年来在欧洲和多次回国艺术交流的电视节目、影视、录相、新闻报道、讲学授课、绘画示范等资料进行研究整理。
同时,对杨希雪艺术理论进行研究,己在《艺术国际》发表理论研究文稿《艺术的主观表达与哲学思考》。
并对杨希雪全方景观理论和吉尼斯世界长卷《文化五千》进行系列研究。
2009年10月7日,对在香港“中国会”里举行的《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著名中国艺术家黄锐生生讲座进行报道:《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黄锐艺术讲座》。
2009年9月在《当代艺术网》撰文《江因风的人本科学主义追求》,评论青年批评家、艺术家江因风“音乐极限书写”。2009年10月在《当代艺术网》发表北京著名书法家艺评:《读赵文涛先生的书法作品》。
2010年3月重点推出关于著名华人粱洁华先生人物画解读及其在理论与技法上的创新:在《中国网.艺术中国》发表《看梁洁华人物画的继承和创新》。
继《中国网.艺术中国》发表后《看梁洁华人物画的继承和创新》被《香术艺术评论》、原《美术同盟》和《艺术上海》首页转发。
同月《香港艺术评论》发表王晓波为英国艺术家SimonBirch先生策展的多套媒体视觉综装置展「HOPE&GLORY」「希望&光荣」评论文章《跨界联动与混合呈现》。
在《中国网.艺术中国》发表艺评范曾先生的文章《笔墨师古且出新——我看范曾先生的笔墨新意》,同月被《雅昌艺术网.博客专栏》首页推荐。
为著名艺术家、香港现代水墨画协会会长陈成球先生撰写艺评:《应目会心、神超理得---陈成球先生的新水墨艺术》发表于《中国网.艺术中国》。
文章《抽象艺术最早起源于中国及兼谈未来艺术的发展方向》理论探讨它诸《艺术国际》和《雅昌艺术网.博客专栏》。
《中国网.艺术中国》发表《齐白石作品的时代精神和生活气息》。
2010年4月在《艺术上海》发表《实现视觉形象再造的新媒介艺术---关于杨希雪的“Space太空漫步系列”的对话》。《香港艺术评论》发表评著名美籍华人艺术家王健先生:《跨越与融合:从西到东谈王健》。
在此期间,还对电影《梅兰芳》发表影评:《电影《梅兰芳》的几点随感》,张靓颖专辑蝶评《什么类型都想尝试的歌手---张靓颖专辑〈张靓颖@音乐〉》,发表采访《HidyNg-备受国际时装界推崇的香港著名设计师》。
2011年1月至12月,王晓波首次在《艺术上海》策划推出在《杨希雪·国礼艺术大师风采撷影》1-8集,《艺术中国》发表《读杨希雪变象视觉艺术》。
在4-5月应邀参加“香港法国五月艺术节”艺术活动和艺评。
6月《思考文化艺术的开放状态》被《艺术国际》博客首页作为“热点文章”刊发。
2011年5月和12月分别在新浪博客和雅昌网发表影评章子怡、郭富城主演的《<最爱>:悲凉中获得超越》。
《艺无常理而新》一文2011-9-7日首发于《香港艺术评论》,2011-9-8《艺术国际》首页发表,并被《雅昌艺术网.博客专栏》首页转发。
10月《乔布斯与计算器PC文化》发表于《香港艺术评论》。
10月《艺术中国》发表《贝聿铭的家乡情怀》。
11月为英国华人杨希雪先生敬献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先生的十米长卷水彩画《和谐图》写艺评:《杨希雪《和谐图》的文化意义》、《祈愿和平,世界大同》、《对和谐世界的期翼》先后发于《世界华人周刊》、《艺术上海》、《新浪论坛》。
12月《雅虎娱乐》发表娱乐评论《彰显活力的张靓颖张靓颖》、音乐评论《方鹂鹂:永运的江南》,《中国网.艺术中国》发表王晓波影评:《金陵十三钗:强烈对比的美让我感动》,《香港艺术评论》和《艺术中国》发表《光耀传统的个性派大师潘天寿》。
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王晓波在《福布斯中文》发表影评王家卫导演,章子怡、梁朝伟主演的电影《<一代宗师>的武学与哲思》;《艺术中国》发表音乐、电影、视觉、文化等艺术评论,许鞍华导演、刘德华、叶德娴主演的《桃姐》:《桃姐的回答》。
《艺术中国》音乐评介著名青年歌星张靓颖专辑《第七感》:《张靓颖续唱自信、力量和超越的新专辑<第七感>》;邓伟标先生新专辑《玛雅新纪元》:《<玛雅新纪元>的平静与和谐》;《艺术中国.音乐》给当今乐坛最年轻、最成功的杰出旅英打击乐独奏家王贝贝写艺评《王贝贝:横跨音乐、舞蹈、雕塑的多元艺术》;《艺术中国》乐评《九万里风鹏正举-广东流行乐坛的明天更美好》;《圣乐飘飘:法国巴洛克古乐团》。
《音乐浪潮:马特诺电音琴奏响天籁之音》;《绘画结缘音乐:用听觉表现视觉艺术之魂》;《艺术上海》发表《邂逅法国里昂敲击乐完美炫技》,《圣乐飘飘:法国巴洛克古乐团》。
在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还在艺术中国、福布斯中文网、香港艺术评论、中国艺术新闻网、凤凰网文化、香港商报文化周刊等重点推出:发表视觉艺术评论《安迪·沃霍就是时尚本身》;《杨希雪画作再入白金汉宫又被英女王收藏》;《杨希雪当代艺术中的中国文化轨迹》;《数码多媒体为历史文化增辉添彩---「颐养谢尘喧─乾隆皇帝的秘密花园」观感》;《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彰显四大国际特色》;《跨文化盛宴:2013法国五月艺术节》;《绘画结缘音乐:用听觉表现视觉艺术之魂》;《"东欧芳华"呈献文化魅力》。
中国艺术新闻网等发表:《访问亚洲协会香港中心-古迹活化构建平台,文化交流贡献力量》。
王晓波接受香港商报记者韦正风采访:《让文艺回归文艺---被禁60年后<武训传>重发DVD》。
给著名当代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徐冰先生的“新象形文字”作品《地书》写艺术评论,《艺术中国》:《<地书>的开创性贡献与借鉴性狭窄及其杂合性缺失》;玩转地铁周刊:《到OCT看《地书》。
金融投资报社
中央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解放军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社人民公安报中国信息报人民法院报新华社华声月报检察日报环球时报工人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交通报中华新闻网中国少年报解放军画报每日电讯报华声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华夏经纬网。
北京
北京晚报北京日报北京晨报北京周报
京华时报北京周报生活时报北京青年报
上海
上海日报新民晚报上海青年报上海少年报文汇报。
解放日报上海建设上海环境报上海英文星报
天津
今晚报天津日报
河北
河北日报燕赵都市报
湖南
今日女报潇湘晨报
黑龙江
黑龙江日报哈尔滨日报黑龙江农村生活报老年报新都市
辽宁
辽宁日报辽沈晚报大连日报
沈阳日报沈阳晚报半岛晨报时代商报
江苏
扬子晚报徐州信息网无锡日报张家港日报
镇江日报江南晚报江苏邮电报(电信版)
四川
四川日报成都日报华西都市报四川经济日报四川画报。
成都晚报成都商报四川青年报四川工人日报四川金融投资。
天府早报自贡日报四川法制报四川农村日报
山东
大众日报青岛日报青岛晚报齐鲁晚报大连日报生活日报。
济南日报济南时报经济导报农村大众鲁中晨报滕州日报。
半岛都市报
浙江
浙江日报钱江晚报萧山日报之江晨报舟山日报宁波网温州网绍兴县报温州都市报萧山日报。
贵州
贵州日报贵州商报贵州都市报新报
贵阳晚报西部开发报经济信息时报
福建
福建日报厦门日报三明日报闽东日报闽西日报闽北日报。
泉州晚报福州日报石狮日报湄州日报厦门商报福州晚报。
福建之窗今日福建福建侨报海峡都市报海峡消费报。
广东
广州日报南方日报南方周末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
珠江晚报惠州日报深圳晚报顺德报深圳特区报
佛山日报南海日报中山日报大洋网南方农村报大华网。
陕西
陕西日报华商报三秦都市报西安晚报
重庆
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商报重庆晨报
河南
河南日报郑州晚报河南农村报
洛阳日报焦作日报中原新闻网大河报
云南
云南日报生活新报云南经济日报
昭通日报玉溪日报云南新闻网红河之窗
青海
青海日报西海都市报新华社青海网站
西宁晚报青海法制报青海传媒网
甘肃
甘肃日报兰州晨报兰州晚报甘肃农民报
河西晨报西部商报少年文摘报质量服务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政报
海南
海南日报海口晚报
西藏自治区
西藏日报西藏建设网西藏在线西藏旅游网西藏信息港。
山西
山西日报大同日报山西农民报中国山西网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日报银川晚报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商报赤峰新闻网
安徽
安徽日报合肥报业网蚌埠日报
江西
江西新闻江南都市报南昌晚报江西日报镇江日报。
湖北
长江日报湖北日报襄阳日报湖北邮电报武汉晚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日报南国早报南宁晚报当代生活报广西旅游报钦州日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