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那酯(退嗽)、苯丙哌林(咳快好)、普诺地嗪:用于止咳,如果嚼碎后服用可引起口腔麻木。
普罗帕酮:抗心律失常药,有局部麻醉作用,嚼碎后服用可引起口干、唇舌麻木。
阿仑磷酸钠:用于调节电解质平衡,嚼碎后服用可导致口腔溃疡。
米诺环素:抗菌消炎药,嚼碎后服用可引起食道溃疡。
阿司匹林、复方乙酰水杨酸(APC)、吲哚美辛(消炎痛)等解热镇痛药:嚼碎后服用刺激消化道引起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
丙戊酸钠:抗癫痫药,因刺激口腔和胃黏膜不宜嚼碎服用。
红霉素类抗生素:其不良反应有口舌疼痛、食欲减退、胃绞痛、恶心呕吐及腹泻,多制成肠溶片整片服用。
氯化钾:用于调节体内电解质,对胃肠道有较强的刺激性,如嚼碎后服用可发生消化道溃疡、坏死或狭窄等症。
二、药物被胃液破坏而失效
多酶片、胰酶片、康彼身片: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此类药物是消化酶制剂,如果嚼碎后服用一方面可消化口腔黏膜引起严重的口腔溃疡,另一方面药物本身可被胃酸分解,失去疗效。
菠萝蛋白酶:用于抗炎、抗水肿的蛋白水解酶,嚼碎后服用易被胃液中的胃蛋白酶所破坏。
三、特殊固体制剂的要求
药品片剂中最常见的为普通片剂和糖衣片剂,另外还有一部分片剂如嚼碎后服用便失去了特殊制剂的目的,包括:
缓释片:将药片外部包裹一层半透膜,口服后药物定时定量地通过半透膜上的微孔释放到胃肠道中,起到缓慢释放、长效以及减轻对消化道黏膜刺激的作用,例如芬必得。
控释片:经特殊工艺加工后,控制药物在消化道的指定部位缓慢、恒速地释放,例如盐酸吗啡。
肠溶片:是用在胃中不溶解,仅在肠液中溶解的材料包裹的片剂,用于在胃中易被破坏或对胃有较强刺激性的药物,例如阿司匹林。
胶囊:将药物填装于空心硬质胶囊中或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中制成的制剂,用于掩盖药物的苦味和臭味,减轻对消化道的刺激。例如:新康泰克、维生素E。
菠萝蛋白酶多少钱一盒
不止嫩肉粉,带你看看菠萝蛋白酶的性能与治疗应用……。
菠萝蛋白酶是一类从菠萝果实或菠萝茎中提取的蛋白质消化酶。
果菠萝酶和茎菠萝酶的制备方法不同,酶的组成也不同。
“菠萝酶”通常指的是“茎菠萝酶”。
“菠萝酶是不同硫醇内肽酶和其他成分如磷酸酶、糖苷酶、过氧化物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和几种蛋白酶抑制剂的混合物。
体外和体内研究表明,菠萝蛋白酶具有多种纤溶、抗水肿、抗血栓和抗炎活性。
菠萝酶是相当容易在体内吸收的,不会失去它的蛋白水解活性,也不会产生任何主要的副作用。
菠萝酶有许多治疗作用,如治疗心绞痛、支气管炎、鼻窦炎、外科创伤、血栓性静脉炎、伤口清创、增强药物吸收,特别是抗生素的吸收。
它还能缓解骨关节炎、腹泻和各种心血管疾病。
菠萝蛋白酶还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促进细胞凋亡。
菠萝蛋白酶的治疗作用涉及多种生物过程,如抗炎、抗水肿、镇痛、抗血栓、去角质等,通过激肽-激肽和花生四烯酸途径介导,并通过对细胞免疫有影响。建议进行更多的临床试验,以确定其在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菠萝蛋白酶能选择性地除去死皮,使新皮移植得以尽早进行。
在欧洲,它被批准用于口服和局部使用,主要用于外科伤口、创伤和外科手术引起的炎症和深度烧伤的清创。
动物实验证明,菠萝蛋白酶对邻近的正常皮肤无不良影响。
局部使用抗生素不影响菠萝蛋白酶的效果。
阎隆飞等用其制备的菠萝蛋白酶脱痂制剂治疗深Ⅱ度和Ⅲ度烧伤,可在3~4小时完成脱痂。
全过程无需麻醉,脱痂十分彻底,对于功能部位的烧伤治疗具有更重要的意义[1]。
田影等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创面床准备”方案,在黑期和黄期采用不同的外治法,试验组予菠萝蛋白酶联合生肌膏的化腐再生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促进了创面的早期愈合,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2]。
目前骨性关节炎治疗中,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为第一线治疗药物,但其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大。
菠萝蛋白酶已经被证明在多种关节炎中有治疗作用,而且患者具有很好的耐受性。
Klein等采用双盲实验比较菠萝蛋白酶与NSAIDs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发现两种药物作用效果差别不明显。
实验期间,菠萝蛋白酶组未见有患者因为药物原因退出,相反NSAIDs组有多例因胃肠道反应退出。
Klein等在双氯芬酸与菠萝蛋白酶治疗肩关节炎时,通过测量胃蛋白酶A和C(能够反映胃肠黏膜的功能及形态变化),表明后者口服时具有很好的胃肠耐受性。
认为菠萝蛋白酶可能通过以下机制发挥作用,即释放炎症调节因子、调节细胞间黏附因子、降低免疫复合物及增强纤维蛋白溶解。
以上研究菠萝蛋白酶治疗骨关节炎时,治疗时间较短,干预的药物不仅含有菠萝蛋白酶,而且还有其他酶类。
为了更严密研究菠萝蛋白酶在疗程足够长及单独作用下治疗骨性关节炎患者时的疗效,Bfien等进行了12周的双盲临床实验。
干预组为患者每天口服800mg菠萝蛋白酶,对照组只给予安慰剂处理,最后发现菠萝蛋白酶与安慰剂组比较,前者未见明显治疗作用。
因此,可见菠萝蛋白酶用于治疗骨性关节炎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3]。
口服菠萝蛋白酶用于治疗各种癌症的研究起源于70年代。
体外研究已证明菠萝蛋白酶具有某些细胞毒素的潜能。
1990年,Desser等发现菠萝蛋白酶在体外血液单核细胞培养中刺激产生α肿瘤坏死因子。
免疫调控,特别是细胞素(cytokines)的释放,被认为是产生菠萝蛋白酶治疗潜力的原因。
一些专利提到了菠萝蛋白酶在治疗癌症方面的用途。
US5223406认为菠萝蛋白酶能够诱导肿瘤坏死因子(TNF),而DE4302060认为菠萝蛋白酶能够通过肿瘤表面蛋白CD44的结构修饰防止转移。
WO-A-9600082公开了粗制菠萝蛋白酶能够干涉对生长起重要作用的信号传导途径,尤其是生长因子如白细胞介素-2(IL-2),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PD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产生的信号传导途径。
该专利认为菠萝蛋白酶的这种封闭信号传导的能力使其成为抗癌剂。
有关菠萝蛋白酶的抗癌作用,有待更多的实验证据进一步确定。
[1]。
菠萝蛋白酶作为蛋白水解酶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是有益的。
它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引起的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缓解心绞痛症状,缓和动脉收缩加速纤维蛋白原的分解。
实验证明,菠萝蛋白酶在体外减少人体血小板聚集,减少血小板在牛内皮细胞的吸附和大鼠体内血栓的形成。
这些结果解释了临床上使用菠萝蛋白酶治疗血栓及相关疾病的效果[1]。
菠萝蛋白酶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的数量极为有限。
在未来的心血管疾病研究中这可能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领域。
[4]。
傅佑鼎报道了复方菠萝蛋白酶与千柏鼻炎片联合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在足够抗菌抗病毒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菠萝蛋白酶及千柏鼻炎片治疗,其目的就是加强抗变态反应及消除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解除支气管痉挛,结果显效快,疗效显著,值得推广[5]。
李伟华等观察菠萝蛋白酶和施坦宁联合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争不良反应,联合用药可增强施坦宁的抗茵作用,增加治疗痊愈率,缩短治疗用药时间[6]。
将菠萝蛋白酶与各种抗生素(如四环素、阿莫西林等)联用,能提高其疗效。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它能促进抗生素在感染部位的传输,从而减少抗生素的用药量。此外,菠萝蛋白酶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7]。
庞然的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抗生素加用菠萝蛋白酶肠溶片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抗生素[8]。
动物试验结果表明菠萝蛋白酶能促进不同药物渗透到组织和器官中,增加血和尿中抗生素水平,它对抗生素药物的增强效应主要归功于菠萝蛋白酶促进吸收,增强病变组织的通透性,从而使抗生素易于达到感染部位[7]。
精液不液化症是影响男性生育的常见病因之一。
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妇幼保健院2002年至2004年共诊治精液不液化症227例,并系统观察了应用复方菠萝蛋白酶肠溶片,治疗精液不液化症的疗效。
结果显示应用菠萝酶片治疗精液不液化症可获得满意效果[9]。
菠萝蛋白酶的应用已有很长的历史,其安全性已受到时间的考验,对于清创、哮喘、肺炎等呼吸道疾病、风湿关节炎、心血管疾病、肿瘤、精液不液化症等已表现出其应用潜力。
但目前仍然在各个疾病领域的临床研究的数量极为有限。
建议进行更多的临床试验,以确定其在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章佩芬,郭勇,罗焕敏.菠萝蛋白酶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华西药学杂志,2002,卷缺失(2):128-129.
[2]田影,张朝晖,马静,等.菠萝蛋白酶联合生肌膏在糖尿病足创面床准备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7):69-70.
[3]祝远彬,赵铭山.菠萝蛋白酶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J].山东医药,2008,48(46):114-115.
[4]LeyChit-Moy,TsiamiAmalia,倪青,等.菠萝蛋白酶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系统综述(英文)[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1,9(7):702-710.
[5]傅佑鼎.复方菠萝蛋白酶与千柏鼻炎片联合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临床荟萃,2002,卷缺失(7):404.
[6]李伟华,王学杰,程静.菠萝蛋白酶和施坦宁联合治疗小儿肺炎(60例)[J].哈尔滨医药,2005,卷缺失(1):30-31.
[7]李淑喜,黎新明.菠萝蛋白酶的提取及其在医药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09,37(2):52-53,57.
[8]庞然.菠萝蛋白酶肠溶片与抗生素合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J].现代医药卫生,2004,卷缺失(9):753.
[9]谭中荣,梁贵方.复方菠萝蛋白酶片治疗精液不液化症112例临床分析[J].中国男科学杂志,2006,卷缺失(12):56-57.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