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通信/在市区范围内用业余中继台进行通联,一般可以用短小轻型的小天线,因为市区中干扰比较大,小天线不易受干扰,增益小一点对使用中继影响不大,反而能使信号更加清晰稳定,同时,小天线也不易刮到低矮的物体。
而用于郊外车辆之间直接通联则可用比较长的天线,可以增加车辆之间的通信距离。
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车型来选定天线,使天线安装后能和车辆的外形相协调,对爱车起到装饰的作用,为汽车的外观增加亮点,对于轿车可选择修长一点的天线,对于越野车则可以选择粗大狂野点的天线。
车载天线
车载天线是指设计安装在车辆上的移动通讯天线,最常见就是吸盘天线。
由于吸盘天线安装摆放容易,所以在一些简易设台场合常常用吸盘天线代替基地台天线。
车载天线结构上有缩短型、四分之一波长、中部加感型、八分之五波长、双二分之一波长等形式的天线,理论上它们的效率依次增加,同样工作频段的天线的长度也依次增加。
由于车辆本身有限高,加上过长的天线在车辆高速行进时形成的风阻,过桥洞、进入地下车库都是问题,所以车载天线并不是越长越好,一般要求轿车天线不超过70厘米,面包车类要求天线更短。
缩短型天线体积小巧,虽然增益不高,但适合使用于需要隐蔽天线的场合。
一般的警用车辆建议安装高增天线,尤其是在活动区域范围比较大的车辆,350MHZ高增益天线多分为八分之五波长加感的形式,在距天线顶部二分之一波长距离处有一个加感线圈。
400MHZ频段双二分之一波长天线具有较高的增益,它的外观特征是天线的振子上有两个加感线圈。
八分之五波长天线和中部加感型天线也有较高的增益,且价格比较便宜,因此得到广泛的使用。
在作为临时固定台天线使用的场合可以考虑选用增益高的吸盘天线,天线的长度不必有过多限制。
由于吸盘天线是根据汽车使用环境而设计,所以在作为固定使用时在其下吸一块半径大于1米的金属板(如铁皮)会有更好的使用效果。
由于进口原装的车载天线价格非常昂贵且优势不突出,所以一般都选用国产车载天线。
在天线选型阶段主要参考天线的外型和增益。
建议选用大厂家的名牌产品,他们提供的参数真实性比较高,制造工艺也有保证。
如果是批量采购完全可以到专业天线制造厂家按使用频段定制,以取得最佳的使用效果。
基地台天线
基地台天线在整个通讯系统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尤其是作为通讯枢纽的通信台站。
高增益天线不但可以增加无线电波的覆盖面积,而且对接收信号也有一定的放大作用,可以更好的接收微弱的上行信号,改善移动台与基地台的无线通讯质量。
一般情况下基地台都选用高增益天线,对于有干扰的情况可以按实际情况考虑加装窄带滤波器以减小干扰的影响。
常用的基地台天线有玻璃钢天线、四环阵天线、定向天线。
玻璃钢天线为全向天线基本没有方向性,适合基地台位置位于通讯网络中心区域的情况。
由于玻璃钢天线安装容易,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类基地台站。
玻璃钢天线增益最高可以达到10db左右,增益越高天线也就越长,一般增益为5-6db增益的玻璃钢天线在长度和价格上比较有竞争力,制造工艺也比较成熟,采用较多。
该类天线除了电气性能外,外层玻璃钢天线罩的品质也有很大的差异,一些劣质产品在风吹日晒一年后外层玻璃钢会出现开裂的情况导致整条天线报废,一些大厂名牌的玻璃钢天线在品质上更有保障。
定向天线相当于把多个方向上的能量集中到一个方向上来发射,具有主方向辐射增益高的特点,常用的是八木天线。
八木天线的单元数越多其增益也越高,适合点对点远距离通讯和位于通讯网边缘的子台站使用。
比较适合位于偏远地区的派出所定向与上级分局联系之用,使用得当效果会优于玻璃钢天线。
四环阵天线的特点是承受功率大、增益高、增益方向可调,适合通讯枢纽(分局和市局以及中继台站)使用,不过其价格比较高。
四环阵天线四个发射振子方向可调,当四个振子间隔90度安装时天线特性基本为全向,当四个振子全部安装在同一方向时天线特性具有方向性,同时在主辐射方向增益提高。
利用其增益方向可调的特性可以更好的适应非规则服务区。
如果四环阵天线的增益不够高可以考虑八环阵天线,它的特性与四环阵类似但提供了更高的增益。
一般350MHZ频段四环阵的增益为8db(全向)10db(定向),八环阵的增益为12db(全向)15db定向)。
8db天线和10db天线区别无线网卡
无线网络的核心要素:功率与信号强度的深度解析。
在现代通信世界中,无线网络的运行依赖于AP设备和天线的精密协作。
无线信号的传输就像一场接力,从有线世界出发,通过AP的射频处理,以高频电磁波(2.4GHz、5GHz、6GHz)在空中接力,最终抵达无线终端的接收端。
每个环节都涉及到关键参数,如功率和信号强度,它们共同决定了无线网络的性能和覆盖范围。
功率与信号强度:基础概念与重要性
在无线信号的旅程中,射频发射功率是起航的引擎,它决定了信号的初始强度。
从AP的发射端(TX)出发,发射功率(①dBm)经过馈线和天线增益(②dB和③dBi/dBd)的提升,形成EIRP(④dBm),这是发射信号的初始威力。
而在终端,接收信号强度(RSSI)则反映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情况,包括路径损耗(④dB)和障碍物影响(⑤dB)。
信号强度的计算与理解
下行信号强度,即无线终端接收到的信号强度,等于发射功率减去衰减因素后,加上终端天线增益。
上行信号强度则相反,是终端发射功率减去损耗后,加上AP天线的增益。
接收信号强度的计算公式是:发射功率+发射天线增益-路径损耗-障碍物衰减+接收天线增益,它揭示了信号质量背后的科学原理。
dB与dBm的妙用
当我们谈论功率衰减时,dB和dBm这两个单位变得尤为重要。
dB是相对单位,用来比较功率的相对大小,例如10dB表示功率比值为10倍。
而dBm则是功率绝对值的单位,它以毫瓦为基准,更直观地显示无线信号的强度变化。
在无线网络中,dBm常被用于描述射频发射和接收功率。
天线增益的秘密
天线增益是信号传输的关键因素,dBi和dBd是衡量其对信号传播方向性的影响。dBi以点源天线为参考,而dBd则针对阵子天线。理解这些单位,能帮助我们选择和优化无线设备的天线配置,以增强信号覆盖和性能。
总而言之,无线网络的功率和信号强度是确保网络稳定性和覆盖范围的关键元素。通过深入理解这些参数及其相互关系,我们可以优化网络设计,提升用户的连接体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