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世界水日
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做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决议提请各国政府根据各自的国情,在这一天开展一些具体的活动,以提高公众意识。
从1994年开始,我国政府把“中国水周”的时间改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使宣传活动更加突出“世界水日”的主题。
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几乎遍布了世界各地。
全世界60%的地区面临供水不足。
特别是随着全球都市化的发展,而城市周围的淡水资源有限,加之人类过度开采和浪费,工业污染以及干旱沙化等,使水资源越来越匮乏。
“世界水日”呼唤地球儿女要珍惜每一滴水。
曾有人说过:“如果人类继续破坏和浪费水资源,那么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
”这并非耸人听闻。
我国人均淡水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属于缺水国家。
全国已有300多个城市缺水,已有29%的人正在饮用不良水,7000万人正在饮用高氟水。
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因水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更达400多亿元。
水资源的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世界粮食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
每年的10月16日。
世界粮食日是世界各国政府每年在10月16日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纪念活动的日子。
世界粮食纪念日,是在1979年11月举行的第20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简称“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决定:1981年10月16日为首次世界粮食日纪念日。
此后每年的这个日子都要为世界粮食日开展各种纪念活动。
选定10月16日作为世界粮食日是因为粮农组织创建于1945年的这一天。
来自全球粮食系统不同部门的参与者利用世界粮食日的机会,共同反思粮食在我们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并探讨如何可以做得更好。
粮食从生产到摆上餐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它涉及到众多环节和人员,不仅仅是农民和渔民,而且还包括开发和改良技术的科学家;农业投入物的供应商;从事粮食运输、储存和加工以及销售活动的人员。
当然,所有的人都是粮食消费者,而且他们食用、获得和加工粮食的方法,以及孩子的多少都决定了总体粮食需求的性质和规模。
历年活动
199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把世界粮食日的主题确定为“同饥饿与营养不良作斗争”。1997年定为“投资粮食安全”,目的是动员世界力量,增加农业投入,增强粮食有效供给能力。
2009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确定为“应对危机,实现粮食安全”,它强调了全球10.2亿人营养不良的严重困境以及在当前萧条的经济环境下帮助饥饿人口的必要性。
2012年10月12日,世界粮食日、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办公室在济南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在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当天,国家粮食局将首次在全国广大粮食干部职工中发起倡议,倡导自愿参加24小时饥饿体验活动。
以更好地警醒世人“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2019年10月16日,2019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会场活动在安徽合肥启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