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打开微信,从界面下滑打开小程序,在小程序内找到本省的一码通,点击一码通位置切换当地定位就可以了。
一码通行指的是疫情下的健康码,是以个人健康数据为基础,由个人申报,后台大数据信息比对生成的个人专属二维码,帮助人员跨省安全有序流动,正常复工复产复学。
一码通行是以个人健康数据为基础,由个人申报,后台大数据信息比对生成的个人专属二维码。
市民每次扫码,健康码上就会显示个人身份信息,例如身份证号,姓名,核酸检测结果。
风险等级信息,例如红色码为高风险,黄色码为中风险,绿色码为低风险或无风险。
一码通行信息来自于国家汇聚的数据,经过防控规则和数据建模,后台比对后,判断出低,中,高三种新冠肺炎风险等级,并以绿,黄,红三种颜色分别显示。
个人申领后,系统比对属于确诊,疑似,无症状病例的,自动发放红码。
系统比对属于密切接触者的,或个人在健康码申领时,填报为不健康状况的,系统自动发放黄码。
系统比对不属于五类人员(确诊,疑似,无症状,密切接触者,发热)的,自动发放绿码。
健康码从网络、应用和数据方法等方面严格管控,对个人信息经过严格加密脱敏处理,工作人员扫码核验仅能获取健康码颜色和核对信息,扫码功能设计充分考虑了个人隐私保护。
为了便利个人申领和使用健康码,国家卫健委明确提出了相关举措,一是个人凭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防疫健康码显示的无异常信息或各地健康码绿码,即可在交通卡口,居住小区,车站,机场,港口,客运站,轮渡和开放运营的码头,医院,公园等地通行,无须申领和出示到访地的健康码。
二是完善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特殊人群使用健康码。
各地健康码要完善健康码亲友代办,一人绑定多人等功能,支持用同行家人,朋友的智能手机来代领健康码,这样就方便不太习惯使用智能手机的群体出行。三是允许纸质的健康码绿码或无异常通行。
四是经本人授权,可以通过查询身份证件等方式授权工作人员代查健康码,这样就方便不使用智能手机的群体出行。
五是有条件的地区和场所要为不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等群体设立无健康码通道。
六是加强健康码数据安全管理,坚决防止数据的泄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