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动态对比度的含义动态对比度指的是液晶显示器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测得的对比度数值,例如逐一测试屏幕的每一个区域,将对比度最大的区域的对比度值,作为该产品的对比度参数。
液晶显示器动态对比度调节,只能在理论上词语,但是我们实际上来调整它其实效果时很不明显了。
他是用来降低昏暗场景中黑色亮度或者提高场景中的最大亮度,从而提高视觉享受。
不同厂商对于动态对比度的测量方法都不尽相同,真正调整的是对比度才是有效果的。
对动态对比度的效果时不明显了。
那么其实我们真正对显示器有用的是正常的对比度数值,而不是动态对比度,真正调整动态对比度的效果时很不明显的。
动态对比度与真正的对比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一般同一台液晶显示器的动态对比度是实际对比度的3-5倍。
所以,动态对比度也不过就是厂商所玩的数字游戏,并没有实际意义。
最初动态对比度主要是应用在投影机(动态光圈控制)和液晶电视上,用以降低昏暗场景中黑色亮度或者提高场景中的最大亮度,从而提高视觉享受。
从“动态对比度”技术发展的雏形以及它实际带来的效果来看,它的最佳应用范围应为应用于视频播放应用上面。
不一定呢动态对比度越大越好,开启动态对比度后我们发现画面的亮部更亮,暗部更暗。
但客观来说表现影片时开启动态对比度画面的细节反而有一定的损失,例如画面左下角变得更暗,一些场景细节便看不清了。
所有也要分场景和分辨率参数来分析动态对比度的大小数值了。
动态对比度什么意思?
静态对比度是真实的对比度指标,动态对比度是在某个瞬间屏幕最亮和最暗处的亮度比值,通常可以通过动态调节背光电流来达到较高的动态对比度,较高的动态对比度能帮助你看清暗的东西.lcd对比度是最黑与最白亮度单位的相除值。
更精准地说,就是把白色信号在100和0的饱和度相减,再除以用Lux为计量单位下0%的白色值(0的白色讯号就是黑色),所得到的数字。
以此为基准,厂商推算出越高的对比度意味着越好的屏幕品质,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黑色会比较深,而白色也会比较「白」,因此,屏幕就能辨识出更多颜色。
但其实这不是全然正确的。
让我们研究一下他们所使用的步骤。
基本上,建立对比的层级意味着将白与黑的饱和度加以区隔。
也就是说,一个最大与最小对比分别是0.5cd/sq.m和200.5cd/sq.m的屏幕,则会有(200.5-0.5)/0.5=400:1的对比度。
这个小型的计算告诉我们,为了能得到一个很惊人的对比度,厂商会运用任何有利的理由去强调他屏幕的亮度。
如果把最大亮度调整到400.5cd/sq.m,而不是200.5cd/sq.m,对比会自动调升到800:1。
如此看来,厂商的用心真是“良苦”阿……然而,此时白色会变的更刺眼,黑色的表现也不会变得更好。
你的眼睛很可能无法接受这样高的亮度。
虽然屏幕能够达到800:1的对比,但却是不稳定的状态。
提醒你,CRT屏幕在80到100cd/sq.m的白色亮度就能达到很好的表现效果了,而那些少数改用液晶屏幕的影像设计师会把其屏幕转到110cd/sq.m的亮度。
这也就说明了,更高的指标并不代表着更好的效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