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虫属于原生动物,大种,但直径也仅有大约变形虫是变形虫中最大的一200~600微米。它的分布很广,生活在清水池塘或在水流缓慢藻类较多的浅水中,通常在浸没于水中的植物上就可找到。
活的大变形虫的体形在不断地改变着,但里面的结构却比较简单。
它的体表为一层极薄的质膜。
在质膜的下面没有颗粒、均质透明的一层为外质,在外质的里面为流动的内质,内具有颗粒,其中有扁盘形的细胞核、伸缩泡、食物泡以及处在不同消化程度的食物颗粒等。
内质又可以再分为两部分,处在外层的相对固态的称为凝胶质,在其内部呈液态的称为溶胶质。
大变形虫在运动时,由体表任何部位都可形成临时性的细胞质突起,称为伪足,是变形虫的临时运动器。
伪足形成时,外质向外凸出呈指状,内质流入其中,即溶胶质向运动的方向流动,流动到临时的突起前端后,又向外分开,接着又变为凝胶质,同时后边的凝胶质又转变为溶胶质,不断地向前流动,这样虫体不断向伪足伸出的方向移动。
这种运动方式被称为变形运动。
伪足不仅是大变形虫的运动器,也有摄食的作用。
它主要以单胞藻类、小的原生动物等为食。
当碰到食物时,大变形虫就伸出伪足进行包围,随着食物也会带进一些水分,形成食物泡,与质膜脱离后就进入内质中,并随着内质流动。
食物泡和细胞内的溶酶体融合,由溶酶体所含的各种水解酶消化食物,整个消化过程均在食物泡内进行。
已经消化的食物进入周围的细胞质中;不能消化的物质,就随着变形虫的前进,则相对地留于后端,最后通过质膜排出体外,这种现象称为排遗。
大变形虫除了能吞噬固体食物外,还能摄取一些液体物质,这种现象很象饮水一样,因此称为胞饮作用。
有趣的是,胞饮作用必须有某些物质诱导才能发生,它在纯水中、在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溶液中都不发生胞饮作用,而在具有蛋白质、氨基酸或某些盐类的就发生胞饮作用。
大变形虫和其他动物一样需要和利用能量、进行呼吸作用。它的呼吸作用所摄入的氧和排出的二氧化碳都是通过体表来进行。
当大变形虫长到一定大小时,就会进行二分裂繁殖,分化成二个大变形虫。
这个过程是典型的有丝分裂,一般条件下大约进行30分钟。
在分裂过程中,体形变圆,有很多小伪足,中期时核膜消失,体伸长,然后分裂,分成两个子细胞。
在一般条件下,大变形虫大约需要3天达到其再分裂的大小。
大变形虫结构简单、容易培养,是研究生命科学的重要实验材料。用它做的实验非常多,对探讨一些生命的基本问题是很有用的。
变形虫是真核生物吗
变形虫,真核生物,又音译为“阿米巴”。
属于肉足亚门裸变亚纲变形目。
***;常为单核(有些种类多核);有线粒体;无鞭毛期;核分裂为核内有丝分裂;常为无性生殖。
细胞膜纤薄;由于原生质层的流动,使身体表面生出无定形的指状、叶状或针状的突起,称为“伪足”,身体即借此而移动。
身体的形状轮廓也会随伪足的伸缩而有变化。
伪足间可自由包围融合,借此包裹食物进行消化。
自然界常见的为大变形虫(Amoebaproteus)。
基本介绍
中文学名:变形虫拉丁学名:Proteus界:动物界门:原生动物门纲:肉足纲目:变形虫目科:真正变形虫科属:变形虫属种:变形虫基本介绍,名称由来,生长环境,形态和生活,作用,变形虫培养,采集,分离,配制培养液,培养,观察,不老的原因,基本介绍
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门,肉足虫纲,变形虫科。体表无坚韧的表膜,仅有1层薄的质膜。
膜内为较透明的细胞质,可明显区分为内质和外质两部分。
内质又可分为不能移动的凝胶质和可随虫体的移动而流动的溶胶质。
原生质可向细胞周围任何方向流动,致使身体表面生出不定形的突起,称为伪足。
伪足呈指状、叶状或针状等。
虫体可借伪足进行特殊的变形运动,随伪足的伸缩而变化。
伪足除运动机能外,兼有摄食的机能,伪足包裹食物后,进行细胞内消化。
由于细胞质的流动,身体表面可生出1个或数个暂时性的、无定形的指状、叶状或针状突起,称为伪足,身体即借此而向前移动。
身体的轮廓,随伪足的伸缩而有变化。
伪足还会包围衣滴虫、硅藻、细菌等外物和水一起形成食物泡作为食物,并把被包裹的食物进行消化。
不能消化的残渣(如硅藻外壳),可从质膜任何部分排出体外。
种类很多。
一般生活在淡水池塘、稻田或藻类较多的静水沟内,在水底、腐泥中或水面常可找到大变形虫(Amoebaproteus),虫体的直径可达200微米以上,肉眼可见。
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切勿震动,否则,缩成小团难以发现。
在细胞质内有1个椭圆形的细胞核,用醋酸甲基绿染色后,即可见到伸缩泡1个。
虫体以二分裂方式生殖。
名称由来
变形虫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其能改变形状,这是细胞质内的微丝促进的,微丝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质膜下面的薄层中,是微管系统的组成部分。生长环境
变形虫主要生活在清水池塘,或在水流缓慢藻类较多的浅水中,一般泥土中也可找到,亦可成寄生虫寄生在其它生物里。变形虫的分裂生殖在长有水草的池塘中取水(最好在绿色池塘有机物多的水里),连同水草和腐烂的茎叶一起采集。
将池水和水草在没有阳光的地方放置3-5天,液面上便会有黄色泡沫浮现,此时便可从泡沫处发现变形虫。
形态和生活
变形虫身体仅由一个细胞构成,没有固定的外形,可以任意改变体形。同时变形虫也能在全身各处伸出伪足,主要功能为运动和摄食。
它们一般是以单细胞藻类、小型单细胞动物作为食物。
当碰到食物时,变形虫会伸出伪足进行包围,由细胞质里面的食物泡消化。
变形虫细胞质里面本身有伸缩泡及食物泡,伸缩泡作用是排除变形虫体内过多水分,而食物泡的功能则是消化食物养分。
消化好的食物会进入周围的细胞质中;不能消化的物质,就会通过质膜排出体外,称排遗。
变形虫通过伪足将猎物包起来,产生一个食物泡,然后食物泡与其细胞内的初级溶酶体融合形成次级溶酶体,将食物消化。
大变形虫可吞噬草履虫。
变形虫与其它生物一样,需要利用能量进行呼吸作用。
而变形虫的呼吸作用中,所吸入的氧和排出的二氧化碳,都是由细胞膜负责。
至于繁殖方式亦相当简单,主要靠有丝分裂繁殖,即原来的遗传物质先复制,然后连同整个细胞一分为二;遗传功能由细胞核负责,跟其它生物一样。
变形虫吞食食物的情况大变形虫
作用
变形虫乃最低等的原始生物之一,为单细胞动物。生存上条件跟多细胞生物一样。
由于变形虫结构简单、培植容易,故乃生命科学实验的主要材料之一。
变形虫这一家族有不少种类。
例如在海水中生活的有孔虫、夜光虫、放射虫,在淡水中生活的有太阳虫、变形虫,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寄生的有疟原虫、痢疾内变形虫。
痢疾内变形虫寄生在人的大肠里,能溶解肠壁上的细胞,引起“阿米巴痢疾”,危害人体健康。
变形虫等原生动物,可以用来作为判定水质污染程度的指标动物。
变形虫的摄食行为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变形虫培养
丹尼利(Danielli)和马格汤(Maggleton)研究发现。如果把变形虫始终培养在营养足够的培养液中,变形虫可反复进行分裂和生长,能无限生存下去。
但是,如果把变形虫培养在营养成分仅能维持生命的培养液中(叫维持食谱),它的分裂不仅受限,而且最终发生死亡。
如果先把变形虫饲养在“维持食谱”中几个星期之后,再把它们移到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中,这些变形虫恢复了生长和分裂的能力,但不是无限分裂下去,也不能永恒生存,它们仅存活210天就会结束生命。
变形虫后来为了验证变形虫由永生状态转变成有限寿命状态究竟是变形虫的细胞核发生了变化还是细胞质部分发生了变化,又作了核移植实验。
实验是分别把永生型状态的细胞核注入有限型状态的细胞质中,或是把有限型状态的细胞核注入永生型状态的细胞质中,结果得到的移核性变形虫均是寿命有限的变形虫。
实验证明:营养成分的不全可导致细胞合成的不平衡和核复制的缺陷,从而使它在代谢功能上发生缺陷。
这也说明代谢上的缺陷是导致生命衰老的直接原因。
采集
(1)从水中腐烂植物上采集。夏秋之际,在浅池、沟渠中,常有许多腐烂植物。
它们或浮于水面,或沉落在水中。
这些腐烂植物的表面是变形虫生活繁殖的优良场所,常常有许多体形较大的变形虫。
采集这种腐烂植物放入广口瓶中,注入适当池水,带回实验室内从腐烂植物表面刮取粘稠物,制作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检查。
如果在视野中看到一些半透明、半流动、四周界限分明、像油滴似的颗粒状东西,这就是变形虫。
变形虫(2)到含有硅藻的池水里采集。
变形虫喜食硅藻,含有硅藻的池水常呈黄褐色,并且近岸边水的表面常有许多黄褐色泡沫,其中除硅藻外,往往有许多正在吞噬硅藻的变形虫。
可以用广口瓶盛取带有泡沫的池水,带回室内进行镜检。
(3)从新鲜稻草或野草上采集。
变形虫在环境恶劣时,能形成休眠的包囊。
因此在新鲜稻草和一些水边野草茎的下部,常附有变形虫的包囊。
分离
变形虫在环境突然改变的时候,有牢牢附在物体上的习性。利用这一习性,在显微镜下找到变形虫以后,将载有变形虫的载玻片稍微振动一下。
然后使载玻片倾斜,用水缓缓冲洗几分钟,再放回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其它水生动物都已被冲走,只有变形虫一动不动地紧贴在载玻片上,从而达到了分离变形虫的目的。
配制培养液
变形虫的培养液有稻草培养液、麦粒培养液和大米培养液等。前两种培养液的配制原理和方法,与草履虫的培养液相同,即为取干稻草切成小段,直接浸泡于水中或煮后浸泡,用稻草浸出液作培养液。
然后将浸过的稻草与水放进玻璃容器内,水占2/3以上,置于光照充足的地方。
大米培养液制作方法:400毫升水加入3~4粒大米配制而成,这种培养液常能产生大量的无色鞭毛虫,供变形虫食用。
培养
将上述经过分离,只有变形虫的载玻片放入培养液里,盛装培养液的容器口要用纱布包严,放在温暖明亮处,大约经过半个月的培养,就会繁殖出大量的变形虫来。观察
用镊子从稻草培养液中取出一根草段,或从麦粒培养液、大米培养液中取出一颗麦粒或米粒,在载玻片上轻轻涂抹几下,再滴加少量培养液,放在显微镜下,使视野光线变暗,就会找到变形虫。变形虫找到变形虫后,换高倍物镜进行观察,仔细观察变形虫的运动方式、取食方式,在结构方面要辨认其身体的外质和内质,以及内质中的食物泡和伸缩泡。
如果用甲基绿染色,可以看到被染成绿色的细胞核。
不老的原因
变形虫为什么可以无限地分裂生长下去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它一生中没有发生过细胞的分化,进行新陈代谢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各种代谢菌系统均完整地存在于一个细胞之中,使其细胞本身就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生命实体,而且其后代永远保持这种生命的特性,即由一个细胞保持完整的代谢功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