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汽车网】天籁汽车前摆臂是钢材质的,采用该材质的前摆臂是由于该材质的前摆臂具有较高的强度、延伸率、优良的成形性和翻边性能,良好的防锈性能,同时能有效缓冲汽车行驶时产生的振动。
天籁下摆臂采用了轻量化的铝合金材质。铝合金材质可以减轻簧下质量提高响应性,减少簧下重量,而这对于发动机来说相当于成倍减少车身的重量,悬挂系统也会拥有更快的响应速度。
现在国内的汽车市场的当中,日系车的销量还是比较不错的。
而且现在日系车的三强都是完成了更新换代,在外观的设计上面都是更加的激进,毕竟这个设计才最受年轻人的喜欢和热爱。
日产天籁这款车也是非常的运动风,但是具体在调校方面,是有怎么样的表现呢?接下来小编和大家一起看看日产天籁2.0L底盘怎么样?拆开后底盘后发现,舒适度是最重要的。
首先从底盘的整体上来看,2.0L的日产天籁(参数|图片)跟上一代天籁相比是有一些变化的,但是变化的并不是非常大。
在前悬架上面,日产天籁的前悬挂是采用的麦弗逊式独立悬架,下摆臂以及转向节都是采用的吕进财的材质,为了轻量化,下摆臂也进行了打孔处理。
转向机方面,上一代日产天籁是电子液压助力,现在变成了电子助力,相对来说更加的节能。
下摆臂与副车架的连接处都是使用的橡胶衬套,而且衬套体积比较大,吸震效果非常明显。
防倾杆拉杆是铝制材料,防倾杆弯曲之后避开转向机,布置在后方,其中天籁的前防倾杆的直径是25.50mm。
车子的悬架使用了大量的铝合金材料。
在后悬架的地方,天籁的后悬架是多辆韩独立悬架,H型的下控制臂也比较明显,非常的粗壮,承拖着弹簧,有比较高的稳定性,而且两块组合的下摆臂之间也是有橡胶衬套,在细节方面,也是能看得出来,天籁还是非常的注重舒适度。
在下控制臂与下前控制臂组成一块H型的下控制臂,承托着弹簧,两块控制臂之间也有橡胶衬套缓冲,天籁后防倾杆直径是25.33mm。
在后副车架上面,是采用了双层钢板冲压焊接而成,整体都比较的粗壮,刚性非常大,后副车架与车身连接的位置采用了液压衬套,进一步阻隔从底盘传上来的震动。
在底盘的细节方面,底盘前部比较平整,整体被塑料盖板覆盖,留有通风孔,对发动机变速箱进行散热,在发动机护板上面,内侧有大面积的隔音棉,阻隔噪音传向地面,最后的时候反射到车厢内。
而且底盘平整度也非常高,不过保护不是很到位,在同档次的车型当中,覆盖了比较厚的树脂护板。
总的来说,从新天籁的底盘上可以看到,天籁的还是比较侧重舒适度的,在底盘各个组件的配合下,不但是保证了底盘的快速响应,而且足够多的橡胶衬套也对细碎的震动有很好的处理,在油耗方面,天籁不但是保证了舒适度,同时也是保证了燃油经济性。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
橡胶衬套在汽车什么位置用
可以换悬挂系统连接处的橡胶衬套;减震器;球头,可能是这些地方会出现松动。
1.汽车悬挂系统简单来说就是一系列零件通过相应的几何结构把车轮安装在车身上,在保证车轮稳定的同时还要保证车轮与车身能正常进行相对运动。
比如行驶中车轮不能错位,不能摆动。
经过颠簸路面时车轮应该能正常上下运动缓冲地面冲击力。
因为发生颠簸时悬挂系统会有相对运动。所以悬挂系统各个零件之间都会垫上衬套然后再连接,这样可以避免金属与金属直接硬碰硬,还可以缓解冲击力。
衬套一般都是橡胶材质,因为橡胶并不是特别耐老化的东西,所以使用时间久了以后橡胶衬套会发生老化。这时候悬挂系统连接处的配合就不那么紧致了。悬挂运动时就可能存在偏差。
悬挂衬套老化后可能导致连接处异响或者松旷。异响会增加底盘松散的主观感受,而松旷则直接影响车辆动态反应。
2、减震器
悬挂系统的弹簧是用来缓解路面冲击的。
比如过减速带时车轮受到冲击会向车身方向运动,这时候弹簧可以靠自身变形缓和冲击力。
但是弹簧被压缩后是会反弹的,所以悬挂系统只用弹簧的话可能一个小坑就会让车身上下跳动很久,汽车就像跳跳球一样,根本没办法正常开。
这时候就需要一个东西尽可能把冲击力吸收掉,避免车身多余的跳动,这个东西就是减震器。
减震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活塞结构,内部充满了油,压缩或者拉伸时需要很大的力,被称为阻尼力,而在车辆颠簸时就是靠减震的阻尼作用快速消耗掉冲击力,让车身尽快恢复平稳。
减震器坏了以后稍微有点颠簸汽车就会有多余的跳动,这种感觉也会加重“底盘松散”的感觉。
3、球头
普通的轴-销连接结构只能在一个方向上运动,但是对于转向轮来说由于车轮倾角的原因在转向时有些连接部位要同时进行多个方向的运动,所以轴-销结构就不适合了。这时候就要用到球头来连接。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球头结构就很像骨头的关节,可以实现多个方向的自由运动。
球头连接处都有防尘套保护,防止灰尘和水进入活动部引起磨损,如果球头磨损了那么配合面就不严密了,自然会引起抖动或者摆动,造成底盘松散的感觉。
由于车身底盘系统老化导致的底盘松散
以上几种原因通过更换零部件可以改善,但车身原因造成的底盘松散感就不好处理了。
汽车不可能永远行驶在平整的路面上,不管是承载式车身还是非承载式车身,由于四个轮子着地位置不可能永远一样,所以在行驶中车身或者大梁永远都在承受着不同的外力。
就算是在理想中绝对平整的路面上行驶,刹车和加速时底盘和车轮之间还是会有应力存在,所以说使用时间越长,车身底盘部件老化或者变形的概率越大,只是不同材质和结构会存在速度的差异,但最终都有质变的一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