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蚊灯、紫光灯和日光灯是三种不同的灯具,下面是它们之间的区别:
灭蚊灯(MosquitoKillerLamp):灭蚊灯是使用特殊的光源和吸引剂来吸引并杀死蚊虫的装置。
它通常具有紫外线(UV)光源,因为蚊虫对紫外线有较强的吸引力。
一旦蚊虫被吸引到灭蚊灯附近,它们会通过电击或粘性纸板等方式被消灭。
灭蚊灯主要用于室内或半室外场所,以减少蚊虫数量。
紫光灯(UVLamp):紫光灯是一种发出紫外线(UV)光谱的灯具。
紫光灯可以产生负离子、杀菌和去味等多种功能。
它们的主要用途包括空气净化、水处理、杀菌消毒和紫外线光疗等。
紫光灯的光谱范围更广,不仅仅局限于吸引蚊虫。
日光灯(FluorescentLamp):日光灯是一种使用气体放电和荧光粉的灯具。
它们广泛用于照明,并可提供较为均匀的光线。
日光灯是比传统白炽灯更节能的选择,其电流通过荧光粉释放紫外线,再由荧光粉转换成可见光。
总结来说,灭蚊灯是专门设计用于吸引和杀死蚊虫的装置,具有特殊的吸引剂和杀虫机制;紫光灯是发出紫外线的灯具,主要用于净化空气、杀菌消毒等多种功能;日光灯则是用于照明的节能灯具。
晒黑灯和日光灯有区别吗视频
日光灯是非常高效的“能量转光线”器件:8%能量转为人眼看不见紫外线,因此日光灯有较好的杀菌作用,估计30%(具体数据不详)左右转换为热能,还有60%左右转换为人眼能看见的光线,所以节能灯11瓦相当于日光灯40瓦是鬼话,日光灯仅仅浪费一半左右的能量,最多是20多瓦相当于40瓦。
这是日光灯还没有被节能灯取代的原因。
白炽灯即发黄光的爱迪生发明的钨丝灯泡,60%以上转换为热能(即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只有不足30%转换为可见光,因此能源浪费很大,从环保的角度来说建议废除这种灯泡的生产。
一只40瓦左右的日光灯在十几平方米的房间里照明,离日光灯300毫米以上,房间各角落的光线强度约10-500流明(我自己的测试值),而室外被光处的阳光强度在2000流明以上,阳光直射的光强度往往超2万流明甚至十万流明。
热能即红外线强度同阳光中可见光强度成正比,也就是说,阳光直射的能量可能是日光灯的几百几千倍。
阳光中的紫外线比例和日光相近,低能级的紫外线容易杀死空气中的细菌,高能级的紫外线容易杀死皮肤正常细胞。
皮肤中黑色素的生成主要是为了反射紫外线,保护皮肤正常细胞,在阳光下容易生成黑色素,日光灯下的紫外线能级太低了,不会让人皮肤变黑。
最快速的变黑的方法是经专门的紫外灯辐射,较好的增白方法是少见阳光,即使是背光的阳光能级也很高,多处在日光灯下相对来说是变白了(不是日光灯的功劳,是弱光的功劳)。
使用日光灯的注意问题
使用日光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日光灯要注意避免频繁启动。
目光灯寿命一般不少于3000小时,其条件是每启动一次连续点燃3小时。
随着每启动一次连续点燃时间的长短,灯管的寿命也相对延长或缩短。
因为每启动一次,灯管的灯丝受高压冲击,启动时的电流是正常点燃时电流的2~3倍。
启动加速了灯丝上电子发射物质的消耗,当灯丝上的电子发射物质消耗尽了,灯管的寿命也就完了。
若启动一次,只让灯点燃1小时,灯管的寿命缩短到70%以下。
所以使用日光灯时要尽量避免不合理的频繁启动。
(2)电源电压高与低也会缩短日光灯的使用寿命。
电压高于日光灯正常工作电压时,无疑使流过灯管的电流加大,灯丝的损耗加速,缩短了灯管的寿命。
另外,这种情况还会使镇流器过热,造成绝缘物外溢或绝缘损坏而发生短路事故。
但电压低于日光灯正常工作电压,也会使灯管的寿命缩短。
因这时灯丝的预热温度低,启动困难,频繁的闪亮,使灯丝的损耗太大。
因此,在电压高的地方要采取适当的降压措施,如果接扼流圈或暂时改变镇流器的配套关系(40瓦灯管暂用30瓦镇流器等);还要注意在用电高峰时减少启动次数。
在电压低的地方,可在镇流器两端并接高感抗线圈来解决启动困难问题,或用镇流器递增的方法暂时改变与灯管的配套关系。
(3)在正常电压下,灯管与镇流器要配套使用。否则会使流过灯管的电流不正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或造成启动困难,启储器反复跳动方可点燃灯管,这使灯丝受离子轰击的机会增多,加速了灯管的老化。
=======================================。
延长日光灯使用寿命一法
照明用日光灯使用一段时间后,灯管两端出现黑斑,加电后会出现灯管闪亮.一端亮或微亮现象,此时将灯管扔掉未免可惜。
本人在日光灯原接线基础上,只增加一只同型号启辉器,使之与原启辉器并接,加电后日光灯会被重新点亮。
此法适用6~40W多种功率的日光灯照明电路中,在单位或家庭亮度要求不高的场所使用此法最佳,既经济又实惠。
本人已先后对三十多只废旧日光灯使用此法,均取得良好效果,可延长日光灯原寿命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时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