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原理是运用磁铁的性质——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使列车完全脱离轨道而悬浮行驶,成为无轮列车,时速可达几百公里以上。
这种悬浮的车体因与轨道间没有机械接触和摩擦,所以运行时无震动、无污染,也不会脱轨,而且由于摩擦阻力减小,行车速度可以大大提高。
磁悬浮列车:
磁悬浮列车集计算机、微电子感应、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运行时的悬浮、启动、加速、转弯、减速、停车、下落等各环节,均已实现了自动控制,并做到准确无误,安全可靠。
目前,超导列车的时速已可达500千米以上。
在实际应用时,按速度它可分为低速、中速和高速三种。
低速磁悬浮列车时速在125千米以下,用于市内公共交通;中速磁悬浮列车时速在250千米左右,用于市郊交通;高速磁悬浮列车时速在500千米左右,用于城市间交通。
1922年,德国工程师赫尔曼·肯佩尔(HermannKemper)提出了电磁悬浮原理,继而申请了专利。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化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提高交通运输能力以适应其经济发展和民生的需要,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相继开展了磁悬浮运输系统的研发。
系统组成:
磁悬浮列车主要由悬浮系统、推进系统和导向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尽管可以使用与磁力无关的推进系统,但在目前的绝大部分设计中,这三部分的功能均由磁力来完成。
磁悬浮火车的原理图
(1)当匀强磁场B1和B2向右运动时,金属框相对磁场向左运动,于是在金属框abcd中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同时受到向右方向的安培力,所以金属框跟随匀强磁场向右运动.。
金属框开始受到安培力作用,做加速运动,当速度增大到5m/s时,金属框相对匀强磁场静止,于是后来金属框将处于匀速运动状态.。
(2)当金属框受到1N的阻力且稳定时有:2BIL=f。
R
Vm=1.9m/s
(3)消耗能量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转化为abcd金属框中的电能,(最终也转化为内能)一定克服摩擦阻力做功产生内能
∴P=I2R+fVm=5W。
这些能量是由磁场提供的.
答:(1)当匀强磁场B1和B2向右运动时,金属框相对磁场向左运动,于是在金属框abcd中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同时受到向右方向的安培力,所以金属框跟随匀强磁场向右运动.。
(2)金属框最大速度是1.9m/s.
(3)每秒钟需要消耗5W,这些能力由磁场提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