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环境日定于每年的6月5日,旨在增强全球环保意识,促使政府和公众采取行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会选择一个成员国举办纪念活动,发布年度环境报告,并表彰“全球500佳”。
活动主题根据当年的环境热点和问题而定。
20世纪60年代末,全球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峻,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197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和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
会议还提出保护环境的口号:“为了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环境”。
会议建议将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以纪念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中国代表团积极参与了《人类环境宣言》的起草,并提出了周恩来总理审定的32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同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采纳了斯德哥尔摩会议的建议,决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要求联合国机构和各国政府、团体在这一天开展环保活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也在这一天发布年度环境状况报告。
1972年6月5日至16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球性的环境保护会议,标志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
来自113个国家的13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讨论了环境问题,并制定了应对措施。
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保护环境。
1972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正式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以纪念斯德哥尔摩会议。自那以后,世界环境日成为了全球性的环保活动日。
世界环境日的意义在于提升全球环保意识,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年初公布当年主题,并在世界环境日当天发布年度环境状况报告。
中国国家环保总局也会在此期间发布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