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苷
医药数据库中心
中西药分类西药
作用分类血液系统药物\升白细胞药
英文名Inosine
汉语拼音别名次黄嘌呤核苷药物组成
性状本品为白色粉末,无臭,味微苦涩。易溶于水、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难溶于乙醇,氯仿等。二水合物晶体熔点90℃。
功效
方解
药理作用本品为人体正常成分,参与体内核酸代谢,能量代谢和蛋白质合成,活化丙酮酸氧化酶系,提高辅酶A的活性,可使处于低能缺氧状态下的组织细胞继续进行代谢。
肌苷有助于受损肝细胞功能的恢复,还可刺激体内产生抗体,并提高肠道对铁的吸收。
体内过程剂型片剂,注射剂
规格片剂:0.2g;注射剂:5ml:0.1g,5ml:0.2g。
用法用量口服:1次0.2-0.6g,每日3次;静注或静滴:1次0.2-0.6g,可用葡萄糖液,氨基酸溶液,生理盐水混合滴入,每日1-2次。
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不能与氯霉素,双嘧达莫,硫喷妥钠等注射剂配伍。
贮藏避光,密闭封存。
肌苷注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图片
肌苷是机体内ATP、辅酶A、核糖核酸及脱氧核糖核酸的组成部分,参与机体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它能提高机体ATP的水平,可转化为多种核苷酸,并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肌苷对细胞膜有良好的通透性,能直接进入细胞,转变为核苷酸,再进一步变成ATP参与代谢,有促进肝细胞恢复,防止脂肪肝的作用,并能提高各种酶的活性,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在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导致肝功能异常时,肌苷可作为一辅助保肝药使用,也可用于抢救肝昏迷。
肌苷片系肝病辅助药。
肌苷在体内转变为肌苷酸及三磷酸腺苷,参与细胞的能量代谢和蛋白质合成,提高各种酶,特别是辅酶A与丙酮酸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使细胞在缺氧状态下继续进行代谢,活化肝脏功能,促进受损伤肝脏的恢复。
。
用法及剂量:口服0.4-0.8克,每日3次;静脉注射或点滴,1次100-200毫克,每日1-2次。
剂型及规格:片剂0.1克/片;注射剂每2毫升含100-200毫克。
副作用:口服可有胃部不适及轻微腹痛。静注时可有颜面潮红、恶心、胸部烧灼感等。
用法及剂量:口服o.4-0.8克,每日3次;静脉注射或点滴,1次100-200毫克,每日1-2次。
剂型及规格:片剂0.1克/片;注射剂每2毫升含100-200毫克。
副作用:口服可有胃部不适及轻微腹痛。静注时可有颜面潮红、恶心、胸部烧灼感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