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在2011年左右开始逐渐没落。以下解释详细说明了其背后的原因:
诺基亚是一个曾经辉煌的移动通信企业,特别是在其辉煌时期,几乎成为全球手机市场的领导者。然而,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诺基亚开始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战略决策失误。诺基亚在智能手机时代的战略决策出现了失误,未能准确把握市场发展趋势,导致在新兴市场领域的竞争力下降。同时,过于依赖传统功能手机市场而忽视智能手机的发展潜力也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技术创新滞后。面对如苹果、三星等对手的技术创新,诺基亚在技术竞争上明显滞后。尤其是操作系统的开发上,未能像其他竞争对手那样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操作系统。
三、组织管理和内部问题。诺基亚内部存在管理层决策僵化、组织文化不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诺基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反应速度,使其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
综上所述,诺基亚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开始逐渐没落。
虽然近年来诺基亚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策略调整有所复苏,但在其未能及时适应市场变化和进行必要的战略调整时期,其领导地位逐渐被其他竞争对手所替代。
诺基亚什么时候退出手机市场
被微软收购。
2013年9月3日,微软宣布以约54.4亿欧元价格收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并获得相关专利和品牌的授权。诺基亚未来将努力发展Here地图服务、解决方案与网络(NSN)和领先科技三大支柱业务。
2014年4月25日,诺基亚宣布完成与微软公司的手机业务交易,将设备与服务业务出售给微软后,正式退出手机市场;同日,诺基亚任命拉吉夫·苏里(RajeevSuri)担任诺基亚总裁兼CEO。
诺基亚的历史始于1865年。
1865年采矿工程师弗雷德里克·艾德斯坦(FredichIdestam)在芬兰坦佩雷镇的一条河边建立了一家木浆工厂,工厂位于芬兰和俄罗斯帝国的交界处,并以当地的树木作为原材料生产木浆和纸板。
1868年,艾德斯坦又在坦佩雷镇西边15公里处的诺基亚河(NokianvirtaRiver)边建立了他的第二家工厂:橡胶加工厂,该工厂除了生产皮靴和轮胎外,还生产工业用橡胶制品。
1871年,艾德斯坦在他的朋友利奥·米其林(LeoMechelin)的帮助下,将两家工厂合并为一家工厂,并且将其转变为一家股份有限公司,艾德斯坦成为首任诺基亚管理者,随后两人将公司的名字命名为“诺基亚”。
该公司此后一直保留“诺基亚”这一名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