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衰竭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百科
慢性肾衰竭常并发高血压、贫血、心力衰竭、心包炎、心肌病、水电紊乱及酸碱失衡、肾性骨病、骨折,感染等。
除以上各系统并发症外,慢性肾衰竭长期透析者还可并发铝中毒,常规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易并发铝中毒。
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规律性血液透析患者铝中毒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透析液中含铝量过多。
当透析液中铝含量接近50μg/L时,铝相关性骨病的发病率很高。
因此,有作者建议透析液中铝含量至少应低于10μg/L,最好低于5μg/L。
肾脏是排铝的唯一途径,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吸收的铝在体内蓄积而致铝中毒。
终末期肾病患者铝的排泄受阻,更加重铝在体内的蓄积,使全身铝的含量可高出正常值20倍。
铝蓄积最多的器官为骨、肝和脾。
骨中铝的含量增多与铝中毒有关,可导致铝相关性骨病。
铝主要沉积在钙化骨边缘,即矿化骨和未矿化幼骨的交界面,引起骨软化。
骨软化组织学改变的严重程度与铝在钙化骨边缘的沉积程度相关。
而再生障碍性骨病则可能是铝引起的骨软化的前奏。
再生障碍性骨病是1982年首次报道的一种肾性骨营养不良。
现在认为这是慢性肾衰进行腹膜透析患者的一种主要骨病变。
某些病例是由铝堆积过多所致,但过多地抑制甲状旁腺激素可能是更为重要的原因。
甲状旁腺激素在维持正常骨代谢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甲状旁腺激素可能通过增加骨的转运而防止铝在矿化前缘的沉积,而甲状旁腺切除对铝相关性骨病的发生是一种危险因素,它能减少骨的形成率和更新率,使铝蓄积于钙化骨边缘,从而干扰骨的矿化过程。
临床上,在继发性甲旁亢患者考虑做甲状旁腺切除以前应排除铝相关性骨病,因为降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可加速并存的骨软化患者铝在骨中的沉积而加速铝相关性骨病的发生。
过去报道的铝相关性骨病发病率曾高达15%~25%。
近些年来,由于注意到了限制含铝的磷结合剂的使用和改进了透析液的处理,发病率已明显降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