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带不是螺旋藻。
区别如下:
一、属性不同
1、海带:海带是一种在低温海水中生长的大型海生褐藻,是一种可食用海藻。
2、螺旋藻:螺旋藻是一类低等生物,原核生物,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的丝状体。
二、形态特征不同
1、海带:海带叶片似宽带,梢部渐窄,一般长2~5米,宽20~30厘米(在海底生长的海带较小,长1~2米,宽15~20厘米)。
叶边缘较薄软,呈波浪褶,叶基部为短柱状叶柄与固着器相连。
海带通体橄榄褐色,干燥后变为深褐色、黑褐色,上附白色粉状盐渍。
2、螺旋藻:呈圆柱形螺旋状的丝状体,单生或集群聚生,藻丝直径5-10μm,先端钝形,螺旋数2-7个。
藻体可以颤动和旋转运动,常像围绕着一个纵轴似地很快旋转,向前爬行。
有不同体色,如蓝绿色、黄绿色或紫红色等。
并有纤弱的横隔壁。
三、功效
1、海带:有抗辐射、瘦身、美发、延缓衰老、健脑补脑、清理肠胃的功效。
2、螺旋藻:有降低胆固醇、调节血糖、增强免疫系统、保护肠胃、抗肿瘤、防癌抑癌、防治高脂血症功效。
螺旋藻长什么样子
螺旋藻在分类地位上属于蓝藻门、蓝藻纲、藻殖段目、颤藻科、螺旋藻属。常用于培养的螺旋藻有钝顶螺旋藻、极大螺旋藻和盐泽螺旋藻。
形态特征:蓝藻类细胞无色素体,色素分布在原生质体外部的色素区,蓝绿色。
原生质体内部有一无色的中央区,类似其他藻类的细胞核,但无核仁和核膜,因此螺旋藻是原核植物。
钝顶螺旋藻为丝状体,藻丝螺旋状,无横隔壁,蓝绿色;藻丝宽4~5微米,长400~600微米;藻丝的顶端细胞钝圆,无异形胞。
繁殖方式:行无性二分裂繁殖,繁殖结果使藻丝长度迅速增加。钝顶螺旋藻主要靠藻丝断裂增加丝状体的数量,有时也形成“藻殖段”,藻殖段细胞分裂成新的螺旋状藻丝。
生态条件:
1.盐度:钝顶螺旋藻原生长在碱性水中,可以被驯化培养在正常的海水中。
2.温度:最适范围在30~37℃之间。
3.光照:最适光照强度约在30000~35000勒克斯之间。
4.酸碱度:最适范围约在pH8.6~9.5之间。
营养介绍
数百年前非洲一些部落就将螺旋藻制成藻饼食用。
近几十年来,科学家发现螺旋藻是人类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优秀的纯天然蛋白质食品源,并且是蛋白质含量高达60~70%,相当于小麦的6倍,猪肉的4倍,鱼肉的3倍,鸡蛋的5倍,干酪的2.4倍,且消化吸收率高达95%以上。
其特有的藻蓝蛋白,能够提高淋巴细胞活性,增强人体免疫力,因此对胃肠疾病及肝病患者康复具有特殊意义。
其中维生素及矿物质含量极为丰富,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E、维生素K等,并含锌、铁、钾、钙、镁、磷、硒、碘等微量元素,其生物锌、铁比例基本与人体生理需要一致,最容易被人体吸收,能快速改善小孩厌食症,提高食欲。
其类胡萝卜素含量是胡萝卜的15倍,维生素B12含量是猪肝的4倍,铁含量是菠菜的23倍,是铁含量最丰富的食物,因此,螺旋藻对防治贫血有积极意义。
含有大量的γ-亚麻酸,这是一种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是健脑益智、清除血脂、调节血压、降低胆固醇的理想物质。
螺旋藻中的螺旋藻多糖具有抗辐射损伤和改善放、化疗引起的副反应作用,因此对肿瘤患者是食疗佳品。
螺旋藻中叶绿素含量极为丰富,是普通蔬菜含量的10倍以上,对促进人体消化,中和血液中毒素及改善过敏体质,消除内脏炎症等都有积极作用。
螺旋藻中脂肪含量只有5%,且不含胆固醇,可使人体在补充必要蛋白时避免摄入过多热量。
经国内外大量科研试验证明,螺旋藻在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抗癌,减肥,养胃护胃,治疗贫血及微量元素缺乏,护肝,增进免疫,调整代谢机能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世界食品协会推荐为“二十一世纪最理想的食品”。
著名螺旋藻产地
非洲的乍得湖、墨西哥的TEXCOCO湖、中国云南丽江的程海湖是天然螺旋藻生长的地方。
经过多年宣传,现在知名度很高,但实际仅剩程海湖还在保持生产,另两个湖几乎干枯。
程海湖的养殖基地仅有四家,分别是:施普瑞基地,绿A牌;程海股份(蓝宝实业、格林斯通)基地,程海牌;云海基地,程海湖牌;永保基地,程海保尔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