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20年的新冠病毒疫情备受世界关注以后,8月4日黎巴嫩发生的大爆炸事件也备受各国的关注。
黎巴嫩的此次爆炸造成了数百人死亡,数以千计的市民受伤,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此次爆炸原因主要源于硝酸铵的存储造成的爆炸,而硝酸铵的存在相关部门是很早以前就知道其存在的,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没有处理,从而酿成大祸。
一、对于危险品的存放要格外注意
黎巴嫩的贝鲁特港口区此次发生的大爆炸据悉是由于存放的2700吨的硝酸铵造成的爆炸,硝酸铵是一种易燃易爆物品,2700吨的硝酸铵的爆炸威力相当于1800吨炸药的爆炸威力。
对于这些高度危险品的存放要相当注意,更别说是这样一个巨大数目的危险品,一个处理不好就会引发巨大的伤亡,此次的黎巴嫩大爆炸就是一个警醒。
二、在未处理的情况下,应提前告知国民
黎巴嫩政府早在6年前就知道此大批的硝酸铵的存在,但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一直未曾处理,这无疑于将国民放在炸药桶上生活。
这从侧面表现出黎巴嫩的有关部门或者人员不作为的做法,这不仅是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不负责任也是将国民的生命安全置之不顾。
对于这样的危险品的存在,应该提前进行处理,在无法处理的情况下,应该告知国民注意,而不是隐瞒不说。
三、在人口居住密集处要按时排查
有关政府部门应该对于重点地区以及人口密集的地区进行按时的排查,排查是否有危险品或者其他危险因素的存在。
若有的情况下,应及时告知国民,进行适当的预防或者沟通处理方式,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人员和经济的损失。
硝酸铵是什么危险品类
硝酸铵,那个被误认为危化品的神秘分子。
硝酸铵(NH4NO3),这个看似普通的铵盐,其实蕴含着不为人知的危险特性。
它以无色无味的透明晶体或白色晶体形态出现,拥有惊人的水溶性,然而,这种极易吸湿的特性却也使得它对湿度极为敏感。
一旦遭遇猛烈撞击或加热,硝酸铵会释放出惊人的能量,发生爆炸性分解,表现出强烈的氧化剂特性,是化肥和化工领域的关键原料。
尽管硝酸铵在炸药界享有独特的地位,它的安全性出人意料地高。
与通常认为的危险品C4相比,硝酸铵的钝感度更胜一筹。
即使是工业雷管中的8#型号,也难以触发已经敏化过的硝酸铵。
事实上,它是最难以被引爆炸药之一,即使是在50公斤锤子从50厘米高空落下时,也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会达到50%的爆炸概率。
这与硝化甘油的200克锤子、20厘米落下,几乎100%爆炸的威力形成了鲜明对比,彰显了硝酸铵的极度钝感。
更令人惊奇的是,硝酸铵一旦溶解于水,其起爆敏感度会显著下降,几乎不可能通过人力撞击来引发爆炸。
这种特性使得它在日常应用中显得相对安全,只要妥善保管,就能避免潜在的危险。
因此,尽管硝酸铵在某些场合下被归类为危化品,但其实际操作中的风险远低于一些常见的误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