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铵是一种常用的化肥,但它并不是复合肥。复合肥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营养元素的化肥,通常包括氮、磷、钾等元素。而硝酸铵只含有氮和氧两种元素,因此不能算作复合肥。
硝酸铵的化学式为NH4NO3,它是一种无色结晶体,易溶于水,吸湿性强。
硝酸铵在农业上主要用于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氮元素。
氮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它参与植物体内的蛋白质、核酸、叶绿素等生物大分子的合成,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硝酸铵中的氮元素主要以铵离子(NH4+)的形式存在,植物对其吸收利用率较低。
此外,硝酸铵在水中溶解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容易导致肥料烧伤作物根系。
因此,硝酸铵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与硝酸铵相比,复合肥具有更高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综合利用率。
复合肥中的氮、磷、钾等元素以不同形式存在,有利于植物吸收利用。
同时,复合肥中还含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如铁、锌、铜、锰等,这些微量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也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复合肥有磷酸二氢钾、硫酸钾、尿素磷肥等。
这些复合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磷酸二氢钾是一种高磷高钾的复合肥,适用于缺磷缺钾的土壤;硫酸钾是一种高钾低磷的复合肥,适用于缺钾的土壤;尿素磷肥是一种高氮低磷的复合肥,适用于缺氮的土壤。
总之,硝酸铵虽然是一种常用的化肥,但它并不是复合肥。
复合肥具有更高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综合利用率,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在农业生产中,应根据土壤条件和作物需求选择合适的复合肥,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作物生长。
硝酸铵是什么肥?
硝酸铵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化学物质,它是一种无机盐,主要是由硝酸钾和水制成的。
硝酸铵(ammoniumnitrate)又叫硝铵。
含氮(N)33%~35%,其产品中含有铵态氮和硝态氮,在所有氮肥中,硝酸铵的含氮量位居中游,占我国目前氮肥总产量的2%左右,氮素形态是硝酸根(NO3-),属硝态氮肥。
实际上硝酸铵兼有硝态氮和铵态氮,但其性质更接近硝态氮肥。
硝酸铵的特点
目前生产的硝酸铵有两种,一种是白色粉状结晶,另一种是白色或浅黄色颗粒。肥料级硝酸铵一般为淡黄色粒状。粉状硝酸铵物理性较差,吸湿性强,易结块、潮解,在髙温多雨季节.当空气十分潮湿时会变成液体。
颗粒状硝酸铵因表层附有防潮剂(矿质油蜡等疏水物质),物理性状大为改善,不易吸湿结块或潮解。
硝酸铵极易溶于水,在20℃时100毫升水能溶解188克,是一种速效氮肥,在水里呈弱酸性反应。
硝酸铵具有助燃性,不能与纸、油脂、柴草、硫黄、棉花等易燃品—起存放。
硝酸铵还具有爆炸性,与易被氧化的金属(如铁、镇、锌等)粉末混在一起,经剧烈摩擦、冲击能引起爆炸。
所以结块的硝酸铵不能用铁锤敲打,可用木棒打碎,用石碾滚压。
为了防潮防爆,在硝酸铵的生产过程中使其粒状化或添加稳定剂和惰性的物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