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感应定律是由法拉第提出的,他花费了十年时间研究这一现象,并最终研发了发电机。这一发明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当前广泛使用的电能的应用。
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经历了四个重要阶段:首先是电磁旋转器实验,通过重复奥斯特的实验,法拉第发现,在电路闭合的一瞬间,旁边的线圈中会产生电的反应。
这一发现促使他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即磁棒穿过线圈时,旁边的线圈中会产生电的反应。
随后,法拉第通过磁棒穿过线圈确定了磁能转化为电能的时刻。
紧接着,他进行了一系列展览,其中最著名的是用于发电的铜板。
法拉第利用这个铜板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使得我们能够快速方便地利用电能进行广泛使用。
电磁感应定律也被称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它描述了由于磁通量变化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现象。
例如,当闭合电路导体的一部分在磁场中移动时,导体中会产生电流,这种电流被称为感应电流,而产生的电动势(电压)被称为感应电动势。
电磁感应定律中的电动势方向可以通过伦兹定律或右手定则来确定。
根据右手定则,伸出右手,使拇指垂直于四个手指,手掌朝向磁场的N极,拇指的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一致,而四个手指指向的方向则是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
伦茨定律指出,感应电流的磁场必须阻碍原始磁通量的变化。也就是说,当磁通量增大时,产生的电流趋于减小;当磁通量减小时,产生的电流趋于增大。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公式
当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回路中的感生电动势ε感的大小和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变化率等成正比,即ε感=-△φ/△t这就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说明
①当磁通量增加时,△φ/△t>0,这时ε感为负值,即感生电流产生的磁场和原磁场方向相向;当磁通量减少时,△φ/△t<0,这时ε感为正值,即感生电流产生的磁场和原磁场方向相同。
②中学阶段,物理量的大小和方向常常是分开讨论的。如ε感=△φ/△t仅反映了它的大小,其方向由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来确定。
③感生电动势和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不是和磁通量的多少成正比。
例如,有一个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当线圈平面转到和磁场垂直,即线圈内磁通量达到最大时,它的变化率却最小,这时感生电动势为零。
而当线圈转到和磁场平行,即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时,磁通量的变化率却达到最大,这时产生的感生电动势达到最大值。
http://www.nuist.edu.cn/WLX/neirong/pages/nr/nr5101.ht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