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糖就是人工合成的甜味剂。
代糖的种类很多,根据产生热量与否,一般可分为营养性的甜味剂(可产生热量)及非营养性的甜味剂(无热量)两大类。
营养性也就是食用后会产生热量的代糖,但每公克产生的热量较蔗糖低。
非营养性甜味剂又分为人工合成与天然两种,而其中天然非营养型甜味剂日益受到重视,成为甜味剂的发展趋势。
代糖的热量比糖要低很多,所以吃的时候是要小心的。市面上常见的代糖有阿斯巴甜、木糖醇,得到大家喜爱,但是也会添加一些麦芽糊精。
代糖分类
1、山梨醇:一八七二年由蓝莓中提炼出来,目前工业上可以从葡萄糖裂解氢化得到,为白色结晶状,甜味大约是蔗糖的一半,一公克可产生三大卡的热量。
由于它含在口中会有清凉感,且不会引起蛀牙,所以常被用于制作口香糖或无糖糖果。
2、甘露醇:一八零六年被分离出来,亚洲有一些棕色海草中便富含此种成份,它呈现白色结晶状,甜度约为蔗糖的百分之七十。一公克可产生二大卡的热量,常用于制造无糖糖果或果酱等。
3、木糖醇:一八九一年由木糖氢化而得,自然界存在于蔬菜中,目前食品工业上亦可从半纤维素合成,甜度是蔗糖的百分之九十左右,一公克可产生一大卡的热量。
由于它和山梨醇一样具有清凉的效果,因此也常用于糖果、口香糖或清凉含片的制造。
阿斯巴甜的原料是什么
阿斯巴甜,是代糖的一种,其甜度为蔗糖的150-200倍,但却几乎不含热量和碳水化合物。
它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苯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甲醇。
有人怀疑,天门冬氨酸会造成脑部伤害、内分泌失调或肿瘤。
而甲醇更是工业酒精的原料之一,在体内可以代谢成甲醛和甲酸等有害物质。
苯丙氨酸则不适用于所有人群;先天性苯丙氨酸羟化酶缺陷患者如果服用,会导致智力发育障碍,称为苯丙酮尿症。
著名科普作家方舟子说,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生产的低热量可乐,基本上都含有阿斯巴甜。用阿斯巴甜代糖,从一开始就有争议,到现在也没有消除。
有一些动物实验表明,服用阿斯巴甜能够增加白血病、淋巴癌的发病率。
但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认为,这些实验的设计、处理、解释各方面都存在缺陷。
其他的研究表明,阿斯巴甜是无害的;例如2006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发布的研究结果就表明,阿斯巴甜的使用与白血病、淋巴癌和脑瘤的发病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1983年,FDA就批准阿斯巴甜用于碳酸饮料,1993年批准它可用于其他饮料、甜食和糕点。1996年,阿斯巴甜被批准用于所有食物。此外,欧盟、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也都批准阿斯巴甜的使用。
FDA对阿斯巴甜的每日允许摄取量设定为每公斤体重50毫克。不过,由于苯丙酮酸尿症患者不能吃苯丙氨酸,所以FDA要求含阿斯巴甜的食物必须标明“含有苯丙氨酸”。
“如果不是大量地摄入阿斯巴甜,没有必要担心。一瓶易拉罐低热量可乐大约含180毫克阿斯巴甜,对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来说,要一天喝14瓶才会达到FDA的限量。”方舟子说。
方舟子认为,阿斯巴甜引起的担心,主要是由于缺乏相关的科学知识。
从原理上看,食品中的阿斯巴甜对身体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很小。
阿斯巴甜分解后产生的苯丙氨酸、天门冬氨酸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肉、鸡蛋等食品里都有,而且其含量要比阿斯巴甜高得多,只要不是苯丙酮酸尿症患者,就无须担心。
至于甲醇以及由此生成的甲醛,到一定的量有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但由阿斯巴甜摄入的甲醇、甲醛含量极少,还比不上水果、酒里的含有量,而且人体代谢过程中也会产生甲醇、甲醛。微量的甲醇、甲醛,人体完全可以对付。
“阿斯巴甜是一种很安全的代糖,食用时并不会使血糖浓度增加。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教授何计国说,前些年,因为糖分太多,可口可乐导致青少年肥胖的文章频频见诸于报端。
用阿斯巴甜代替蔗糖,并没什么不妥,反而更能说明可口可乐在积极改进。
不过,何计国同时表示,不建议以可乐这种碳酸饮料来解渴,“白水是最为安全的解渴饮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