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口腔卫生状况的认识逐渐加深,大家已经养成了每天刷牙的习惯。
确实,使用正确方法刷牙是维护口腔卫生的有效方法。
但也有报道,单纯的刷牙平均只能清除牙面上的菌斑大约50左右,特别是难以消除牙齿邻面的菌斑。
老年人因为牙龈萎缩,牙间隙增大,容易产生菌斑,因此除了刷牙外,还需要经常配合使用牙线,帮助清除牙齿邻面的菌斑。
牙线(dental
floss)在国外已经使用很普遍了。
一般牙线可用尼龙或绦纶等材料制成,粗细适中。
线的纤维松散,不用捻搓在一起。
这样,我们使用时,纤维可扁平状排列开,容易慢慢通过牙间隙接触紧密的区域。
市场上销售的一般都是含蜡牙线,有助于保护牙龈。
根据牙线使用熟练程度,取一段长度适中的牙线,将牙线两端连接形成一个线圈。
也可取一段牙线,两端各自缠绕在双手的手指上。
以清洁右上后牙为例,用右手大拇指及左手食指绷紧牙线,然后将牙线缓慢通过接触点,使牙线作来回、上下的移动。
大拇指在牙的外侧,牵开面颊。
也可用双手的食指进行操作。
当牙线通过接触点时,手指要缓缓加力,使牙线到达接触点以下的牙面,并进入龈沟底以清洁龈沟区。
应注意不要用力过大,以免损伤牙周组织。
如果接触点较紧不易通过,可牵动牙线在接触点以上作水平向拉锯式动作,逐渐通过接触点。
将牙线贴紧牙颈部的牙面,并包绕牙面,这样牙线与牙面接触的面积就增大了。
然后上下牵动,刮除邻面的菌斑及软垢。
每一个牙面要上下剔刮4到6次,直至牙面清洁为止。
有时可听到“嘎吱”的声音。
然后再以上述同样的方法进行另一个牙面的清洁。
最后将牙线从咬合面的方向取出,再次进入相邻牙间隙,逐个将全口牙齿的邻面菌斑彻底刮除。
注意不要遗漏上下颌最后一个牙的最后面。
而且每处理完一个方位的牙齿后,最好用清水漱口,漱去被刮下的菌斑。
使用牙线最好每日一次,晚饭后尤其重要。
如果手指操作不方便,或者张口有困难,可到超市去购买“牙线签”,前端是一个弓形的架子,上面有段牙线。后端是很尖的细头,可作为牙签使用。
如果是老年人中的牙周病患者使用牙线之前,应首先在口腔科进行牙周基础治疗,例如龈上洁治,龈下刮治。
牙齿邻面的充填物有悬突的话,应先磨光,使之与牙齿的解剖外形一致,以免悬突钩住牙线,使牙线磨损而容易拉断,损伤牙龈。
牙线是什么材料做的啊
牙线和牙线棒是清洁牙齿的工具,它们在构造、优势和劣势方面存在差异。
**构造差异:**
1.牙线:牙线通常由一根细长的尼龙、丝线或涤沦线构成,简单单一。
![牙线](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6609c93d70cf3bc70299ed38df00baa1cc112a4c?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2.牙线棒:牙线棒一端固定牙线,另一端附有一根硬棒,方便使用且不需要缠绕在手指上。
![牙线棒](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08f790529822720e17dfc12e75cb0a46f31fabd4?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优势差异:**
1.牙线:牙线能深入牙缝,有效清洁牙齿,使用起来较为安全卫生。
2.牙线棒:牙线棒体积小,便于携带,使用效率高,更为安全卫生。
**劣势差异:**
1.牙线:牙线通常是一次性使用,成本较高,携带不太方便,且不易掌握。
2.牙线棒:牙线棒使用的线棒材料可能较软且细小,容易断裂;此外,线段较短,可能不及市面上许多可循环使用的牙线棒的长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