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节奏越来越快,有很多人的生活压力变得越来越大,精神也比较紧张,因此就会有很多人为了放松身心而选择泡温泉,泡温泉不仅能够舒缓身体的一些不适症状,还能治疗一些疾病呢。
那么泡温泉可以治疗哪些疾病?泡温泉能治疗什么疾病?
一、泡温泉治疗的疾病
1、肌肤敏感:重碳酸土类泉
重碳酸土类泉,含钙镁等碳酸氢,具有镇静作用,对过敏型患者、慢性皮肤病、荨麻疹有疗效,肌肤易敏感的女性患者可以选择。
2、体寒体虚:单纯碳酸泉
单纯碳酸泉,泉水温度较低,能够促进体内血管的扩张,帮助改善血液循环,最适合体内寒气重的女性,加上泉水温度较低,女性能够浸浴的时间更长,体虚的女性也能浸泡。
3、风湿病:放射能泉
放射能泉富含含氡气和镭元素,既能泡汤,还能饮用,对于糖尿病、神经痛、风湿病以及痛风患者有疗效,如果MM们觉得关节寒气较重,都可以选择放射能泉。
4、月经不正常:氡泉
氡气可进入体内通透到神经组织内部,调整神经功能,对人体内分泌腺功能也有良好影响,能使妇女恢复通经、延缓早衰。使用用氡泉时,最好保持水温38~40℃,全身浸浴,每次20~30分钟,每日1次即可。
5、慢性皮肤病:硫磺泉
含有硫磺的温泉,具有软化皮肤角质层的作用,同时还有止痒解毒的功效,是祛痘祛斑,治疗慢性皮肤病的有效方法。
二、泡温泉注意事项
1、缓慢出浴
泡温泉主要是下半身泡在水中,相应部位血管被扩张,如果在改变体位时(由坐位变为站位),容易导致脑供血不足,特别是老年人,轻者可出现头晕、头疼,严重者易摔倒。因此起身时应谨慎缓慢。
2、控制时间
初次入浴最好不要超过10分钟,等适应之后再慢慢延长。每次最好不超过20分钟。泡一阵上去坐一会是好办法,这样可以保证心脏供血避免胸闷胸痛,比如20分钟总时间,可以每下水一次泡5分钟。
3、控制水温
过高的水温会增加心脏负担,易造成心悸、憋气,38℃-40℃之间的水温比较适合。进入温泉池前,脚先入池,先泡双脚,再用双手不停地将水泼淋全身,适应水温后才全身浸入。
4、药物随身带
泡温泉时势必会消耗掉我们的身体的大量水分,建议大家要注意喝水来补充水分,以免出现身体脱水的现象。
心血管疾病患者还要配一些急救的药物,建议平时吃的药物还是要随身携带。
有家人的陪同是最好的,万一意外发生时有人照顾。
专家提示,泡温泉时,应该尽量合上双眼,以冥想的心情,缓缓地深呼吸数次,才能真正达到释放身心压力。
而且,泡温泉不要从水温太烫的池开始,要从水温较温和的池水开始浸泡;不要在烫身的池水中每次浸泡时间超过10分钟,要及时让身体上胸露出水面或离水歇。
不要在过胸的水位每次浸泡时间超过10分钟,要与较温和的池水及时交替浸泡或身体及时露出水面歇息后再浸泡。
温泉温度高,浸泡后会有出汗、口干、胸闷等不适感,这是血液循环过快的正常反应。
此时调换凉水浸泡或上水静养稍许,并多喝水即可舒缓。
此外,避免空腹、饭后、酒后泡温泉,泡温泉与吃饭时间至少应间隔一小时。
Ⅲ期高血压病人不适宜进行温泉浴疗。高血压伴急性脑溢血、心力衰竭、尿毒症和眼底出血的人都应该禁忌温泉浴疗。
结语:其实,适当地泡温泉可以改善心血管的功能,使皮肤的毛细血管扩张,可使血压下降。尤其是有高血压和心脏病的患者,在服药的前提下是可以适当的泡温泉,但和正常人相比,需要特别注意一下的哦。
温泉的好处温泉有什么功效哪里好
马上就要到冬天了,冬天大家都非常的喜欢泡温泉。泡温泉不仅可以消去疲惫还有对身体有益的作用,但是泡温泉也需要注意的事项。温泉该怎么泡也是非常讲究的。那么泡温泉究竟有什么样的好处呢?我们来看看。
泡温泉的好处
1、温泉热浴可使肌肉、关节松弛,达到消除疲劳的效果。
2、温泉热浴可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常葆青春。
3、瀑布浴可活络筋骨,减轻酸痛等症状。不过应尽量避免与泉水成直角直接冲击。
4、露天温泉的日光浴加森林浴,对骨骼疏松症患者有特别帮助,温泉中的钙质、适当的紫外线交互作用,对身体有益。
5、冷热泉交替的方式,可使血管扩张收缩,增强全身肌肉,不过水温及时间以个人舒适为宜,切勿温差过大造成身体不适。
6、温泉中的化学物质有美容的效果。如硫磺泉可软化角质,明矾泉有收敛作用,含钠元素的碳酸水有漂白软化肌肤的效果。
泡温泉的步骤
第一步,探试池温。先用手或脚探测泉水温度是否合适,千万不要一下子跳进温泉泳池中。
第二步,脚先入池坐在池边,伸出双脚慢慢浸泡,然后用手不停地将温泉水泼淋全身,zui后时不时让全身浸入到泉水中。
第三步,先暖后热。温泉区内设不同温度的泳池,应遵循从低温度泉到高温度泉浸泡的顺序,循序渐进,逐步适应泉水温度。
第四步,掌握时间。一般温泉浴可分次反复浸泡,每次为20至30分钟,如果感觉口干、胸闷,就上池边歇一歇,做一做舒展体操运动,再喝一些蒸馏水以补充水分。
第五步,按摩配合。适当的穴位按摩会加强温泉保健的功效,对一些疾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第六步,注意冲身。尽量少用洗发水或沐浴液,用清水冲身则可,这样做有利于保持附着在皮肤上的矿物质。
泡温泉要注意什么
1、泡温泉的时间
泡的时间能多长要看水的温度。
34℃~36℃是微温浴,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能平缓情绪;37℃~38℃是温浴,能缓解血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皮肤紧张;39℃~42℃是高温浴,能改善血液循环、增进新陈代谢。
泡温泉的时间以每次10~20分钟为宜,若是34℃~36℃的微温浴时间可稍长些,高温浴就绝对不宜超长。
2、适时补水
泡完温泉后,身体当中的水分会随汗液大量的流失,应当喝一杯白开水。这样对身体健康会有好处的。
3、擦干身体
注意泡完温泉后的保暖问题,当走出温泉后,要迅速用干毛巾擦干全身,尤其是腋下、胯下、肚脐四周的部位,然后用润肤露涂抹全身,这样会更好地锁住皮肤的水分。
4、缓慢出浴
泡温泉主要是下半身泡在水中,相应部位血管被扩张,如果在改变体位时(由坐位变为站位),容易导致脑供血不足,特别是老年人。轻者可出现头晕、头疼,严重者易摔倒。因此起身时应谨慎缓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