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资本市场概述
资本市场是长期金融市场或长期资金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为一年以上资本性或准资本性融资产品提供发行和交易服务,包括股票及衍生品市场、债券及衍生品市场、中长期资金借贷品市场。
证券市场是股票、债券、投资基金等有价证券发行和交易的场所,是资本市场的核心。
资本市场是投资者与融资者的重要连接平台。投资者与融资者对投融资金服务的多样化需求,推动了资本市场的多层次发展。各层次之间互相区分,又互相交错并不断演进,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特点包括:融资期限长、流动性相对较差、风险大而收益较高、资金借贷量大、价格变动幅度大。资本市场主要包括中长期信贷市场与证券市场,交易对象主要是中长期信用工具,如股票、债券。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主要内容
场内市场包括证券交易所市场或集中交易市场。它具有集中交易、公开竞价、经纪制度和市场监管严密等特点,是全国最重要的证券交易市场。我国场内交易市场包括主板市场(含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
主板市场是传统意义上的证券市场,主要面向大型成熟企业,要求标准较高,能反映经济发展状况。中小板市场则是为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服务的二级市场,具有前瞻性、高风险、监管严格和明显的高技术产业导向。
场外市场即OTC市场,没有集中交易场所和统一的交易制度,以一对一交易为主,主要交易非标准化的、私募类型的产品。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包括新三板市场、区域性股权市场和券商柜台市场等。
私募基金市场是指私下或直接向特定群体募集的资金,运作方式为股权投资,获得非上市公司股份,并通过股份增值转让获利。它分为私募证券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和其他类别私募基金。
主板市场与创业板市场及“新三板”市场的区别。
主板市场与创业板市场在上市标准、监管要求、风险特征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主板市场主要服务大型企业,要求较高,而创业板市场则更侧重于成长性中小企业。
新三板市场则主要服务于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提供股权、债券的转让和融资服务。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意义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有利于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创新宏观调控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防范和化解经济金融风险;促进科技创新,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促进产业整合,缓解产能过剩;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财富管理需求,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提高我国经济金融的国际竞争力。
多层次资本市场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包含了主板、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等多元市场。
主板市场,即一板市场,为大型成熟企业提供服务,上交所与深交所两大主板分别设立于1990年与1991年,股票代码以“60”与“00”区分。
创业板,作为二板市场,主要针对中小高科技企业,股票代码以“30”开头。
科创板,作为国内首个实施注册制的市场,侧重于科技创新型企业,股票代码“68”开头,注册制简化了企业上市流程,拓宽了融资渠道。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即新三板,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分为基础层、创新层与精选层。
2021年,新三板精选层转入北交所,旨在更好地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
新三板与老三板共同组成了三板市场,老三板主要由连续亏损的主板上市公司组成。
场外市场,相对于场内市场,是证券交易所之外进行证券交易的市场,又称为柜台市场,包含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券商柜台市场、私募基金市场与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
场外市场以债券交易为主,股票交易量相对较少。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通过主板、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及场外市场等多元市场,为企业提供了多样化、针对性强的融资渠道,促进了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与创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