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年。
经济周期性最早的发现者是1926年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他在分析了英、法、美、德以及世界经济的大量统计数据后,发现发达商品经济中存在的一个为期50-60年的长周期。
由于是康德拉季耶夫发现的这个周期,因此它也被称为“康波”。
经济周期性最早的发现者是1926年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他在分析了英、法、美、德以及世界经济的大量统计数据后,发现发达商品经济中存在的一个为期50-60年的长周期。
由于是康德拉季耶夫发现的这个周期,因此它也被称为“康波”。
所谓康波,指的就是经济会从回升、繁荣、衰退最后至萧条,不断重复。
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已经历过四轮完整的康波周期,每一轮周期的起始或者结束都以一个突破性的技术作为标志,如纺织工业和蒸汽机技术、钢铁和铁路技术、电器和重化工业、汽车和计算机。
现阶段全球经济正处于第五轮康波(1991-)周期中,以信息技术为标志性技术创新。
有研究认为,以美国繁荣的高点2007年为康波繁荣的顶点,第五次康波的繁荣期为1991-2007年。
2007年至今,全球处于第五波的衰退期和萧条期之间。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
1、繁荣阶段,繁荣阶段经济一片大好,企业产能扩张,不断投入更多的生产设备和生产资料,进一步的推高产能。
另外一方面,流动资本充足,出现大量的投机活动。
表现为通货膨胀,库存堆积等。
股票价格上涨,大量企业靠股票质押融资,让公司利润进一步上升,导致正向循环。
表现好的股票是中小市值科技类,信息类,新经济,新能源,新概念。因为牛市阶段是资金驱动,中国人爱赌,偏重有想象力的科技类股票(很多人都有记忆,牛市时有概念的小股票都有几倍的涨幅)。
表现不好的是大市值的公用事业类股票。这些公司增长稳定,没有想象力,得不到资金的青睐。
2、萧条阶段,经济衰退严重的话,就会出现萧条,萧条阶段经济进一步下滑,银行破产、工厂倒闭,投资活动消失,人们需要勒紧裤带生活,熬过这段艰难的岁月。出现萧条的唯一原因就是繁荣。
让经济走出萧条的办法:1,减税,2,量化宽松(降低利率),3,债务重组,4,增加或加快公共投资并维持支出水平。
3、衰退,经济繁荣到达顶峰之后,繁荣终止,出现经济下滑,企业缩小产能和投机。
繁荣时候的大量投资,导致了竞争过剩,大打价格战。
大量投资收不回利息,直到会出现债券违约现象。
衰退总是伴随着资产价格的下跌,而资产价格的下跌,抑制了消费,它使抵押物贬值,还增加了商业借贷风险,并且因此恶化了借贷者所面对的借贷合同条款。
当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时,出借人也可能发现自己持有了大量的不良贷款,这些贷款的抵押物有的已经变得毫无价值。
于是导致了廉价抛售与债务偿还的恶性循环,这降低了货币流动速度,很高的债务水平,很高的借贷成本,当然还有快速下跌的资产价格,如果还有许多公司大量举借外债,从而发生货币危机,债务紧缩就会被进一步放大。
资产价格下跌导致债务无法偿还,借款人信用等级下降的恶性循环。
如果想要稳定陷入衰退中的经济,首要的事情是要稳定价格。如果不能稳定价格,企业所负担的债务就越沉重,经济就越倾斜,越趋向于倾覆。(在股市中,市值大幅缩水,会让公司债务越来越高,偿付更加艰难。)。
4、复苏,随着经济进一步的下滑,进入萧条的低谷期,企业的经营活动萎靡,几乎进入不投资的停产阶段。
这时候需要政府的调控,比如低利率(甚至零利率)刺激投资和生产活动。
企业有了钱,就可以继续投入生产。
个人有了钱,就可以买买买,经济进入复苏阶段,表现形式为利率下降,信贷扩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