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原理进行成像的技术。通过磁共振设备产生的强磁场和射频脉冲,使体内的氢原子发生共振并产生信号,经过计算机处理后形成图像。
磁共振成像原理的具体解释如下:
1.核磁共振现象
核磁共振是物理学中的一个现象,它描述的是某些原子核在外加磁场和射频场作用下的共振现象。在磁共振成像中,主要利用的是氢原子的核磁共振特性。
2.磁场与射频脉冲
磁共振设备产生一个强大的静态磁场,当人体置于其中时,体内的氢原子会被磁化。随后,设备发出射频脉冲,这些脉冲使氢原子发生共振,即原子核能级间的跃迁。
3.信号产生与检测
当氢原子回到稳定的能量状态时,会释放出微弱的信号。这些信号被磁共振设备接收,并经过计算机处理后转化为数字信号。
4.图像生成
计算机将处理后的信号重新构建成图像。由于不同的组织产生不同的信号强度,因此可以通过图像的亮度差异来区分不同的组织。通过这种方式,医生可以获得身体内部的详细图像,以进行诊断。
磁共振成像技术因其非侵入性、高分辨率和对软组织的高对比度而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疾病研究和生物学研究等领域。但检查过程中需注意避免金属物品对患者和设备的损害,并确保患者安全。
核磁共振成像的条件有哪些
磁共振也称核磁共振(MRI)。
它是将人体放在强磁场中,人体组织的某些质子的磁距沿磁场方向排列并以一定的频率绕磁场方向运动。
此时使用与质子运动频率相同的射频脉冲激发质子磁距,使其发生级热核,这时质子放出能量并产生信号,信号经计算机放大并重建成图像,即是我们所说的磁共振图像(MRI)。
磁共振是让病人在高磁场的环境下检查,因此病人身体不能有金属物体,如手表、首饰等,病人检查时应注意取下,带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不能做MRI检查。
磁共振无创伤、无放射线辐射,检查过程安全可靠,易被患者接受。适用于检查中枢系统的病变,在血管病变、后颅凹病变、脊髓疾病等更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一、磁共振检查注意事项
1、体内有磁铁类物质者,如装有心脏起搏器、人工瓣膜,重要器官旁有金属异物残留等,均不能做此检查,但体内植入物经手术医生确认为非磁性物体者可行磁共振检查。
2、要向技术人员说明以下情况:有无手术史;有无任何金属或磁性物质植入体内包括金属节育环等;有无假牙、电子耳、义眼等;有无药物过敏;有无金属异物溅入体内。
3、不要穿着带有金属物质的内衣裤,检查头、颈部的病人应在检查前一天洗头,不要擦任何护发用品。
4、检查前需脱去除内衣外的全部衣服,换上磁共振室的检查专用衣服。去除所配带的金属品如项链、耳环、手表和戒指等。除去脸上的化妆品和假牙、义眼、眼镜等物品。
5、检查前要向医生提供全部病史、检查资料及所有的X线片、CT片、以前的磁共振片等。
6、腹部(肝、脾、肾、胰腺、胆道、输尿管等)检查者检查前禁食4小时,并于检查前注射654-2一支。
7、磁共振泌尿系造影(MRU)者检查前口服速尿20mg。
8、做磁共振检查要有思想准备,不要急躁、害怕,要听从医师的指导,耐心配合。
二、MRI与CT的区别
MRI是MagneticResnaneIamge的简称,中文为磁共振成像。
CT与MRI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检查方法。
MRI是把人体放置在一个强大的磁场中,通过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质子,发生核磁共振,然后接受质子发出的核磁共振信号,经过梯度场三个方向的定位,再经过计算机的运算,构成各方位的图像。
CT是ComputerizedTomography的简称,由于X线球管和探测器是环绕人体某一部位旋转,所以只能做人体横断面的扫描成像,而MRI可做横断、矢状、冠状和任意切面的成像。
MRI由不同的扫描序列可形成各种图像,如T1加权像、T2加权像、质子密度像等,还有水成像、水抑制成像、脂肪抑制、弥散成像、波谱成像、功能成像等,CT只能辨别有密度差的组织,对软组织分辨力不高而MRI对软组织有较好的分辨力,如肌肉、脂肪、软骨、筋膜等信号不同。
所以CT与MRI是截然不同的检查方法。
MRI提供的信息量不但大于医学影像学中的其他许多成像术,而且不同于已有的成像术,因此,它对疾病的诊断具有很大的潜在优越性。
它可以直接作出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和各种斜面的体层图像,不会产生CT检测中的伪影;无电离辐射,对机体没有不良影响。
MRI对检测脑内血肿、脑外血肿、脑肿瘤、颅内动脉瘤、动静脉血管畸形、脑缺血、椎管内肿瘤、脊髓空洞症和脊髓积水等颅脑常见疾病非常有效,同时对腰椎椎间盘后突、原发性肝癌等疾病的诊断也很有效。
MRI也存在不足之处。它的空间分辨率不及CT,带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或有某些金属异物的部位不能作MR的检查,另外价格比CT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