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标签(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
2、阅读器(Reader):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
3、天线(Antenna):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
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由标签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从电子标签到读写器之间的通信和能量感应方式来看,RFID系统一般可以分为电感耦合(磁耦合)系统和电磁反向散射耦合(电磁场耦合)系统。
电感耦合系统是通过空间高频交变磁场实现耦合,依据的是电磁感应定律;电磁反向散射耦合,即雷达原理模型,发射出去的电磁波碰到目标后反射,同时携带回目标信息,依据的是电磁波的空间传播规律。
电感耦合方式一般适合中、低频率工作的近距离RFID系统;电磁反向散射耦合方式一般适合高频、微波工作频率的远距离RFID系统。
有源电子标签工作流程是什么
无源电子标签和有源电子标签的区别
目前市场上80%为无源电子标签,不到20%为有源电子标签。
电子标签可以分为有源电子标签(Activetag)和无源电子标签(Passivetag)。
有源电子标签内装有电池,无源射频标签没有内装电池。
对于有源电子标签来说,根据标签内装电池供电情况不同又可细分为有源电子标签(Activetag)和半无源电子标签(Semi—passivetag)。
工作原理
有源电子标签又称主动标签,标签的工作电源完全由内部电池供给,同时标签电池的能量供应也部分地转换为电子标签与阅读器通讯所需的射频能量。
半无源射频标签内的电池供电仅对标签内要求供电维持数据的电路或者标签芯片工作所需电压的辅助支持,本身耗电很少的标签电路供电。
标签未进人工作状态前,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相当于无源标签,标签内部电池能量消耗很少,因而电池可维持几年,甚至长达10年有效;当标签进入阅读器的读出区域时,受到阅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激励,进入工作状态时,标签与阅读器之间信息交换的能量支持以阅读器供应的射频能量为主(反射调制方式),标签内部电池的作用主要在于弥补标签所处位置的射频场强不足,标签内部电池的能量并不转换为射频能量。
无源电子标签(被动标签)没有内装电池,在阅读器的读出范围之外时,电子标签处于无源状态,在阅读器的读出范围之内时,电子标签从阅读器发出的射频能量中提取其工作所需的电源。
无源电子标签一般均采用反射调制方式完成电子标签信息向阅读器的传送。
特点
1.主动标签自身带有电池供电,读/写距离较远(约在100米~1500米),体积较大,与被动标签相比成本更高,也称为有源标签,一般具有较远的阅读距离,能量耗尽后需更换电池。
例如:CY-RMZ-206、CY-RMZ-208、CY-RMZ-210。
2.无源电子标签在接收到阅读器发出的微波信号后,将部分微波能量转化为直流电供自己工作,一般可做到免维护,成本很低并具有很长的使用寿命,比主动标签更小也更轻,读写距离则较近(约在1mm~30mm),也称为无源标签。
例如:CY-RMZ-209。
相比有源系统,无源系统在阅读距离及适应物体运动速度方面略有限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