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云将阿里巴巴交给他人的原因是他希望在教育领域安享晚年,并致力于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2.在2018年9月10日,马云通过官方微博宣布,他将不再担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
这一决定是在董事会的批准下做出的,将在阿里巴巴成立20周年的日子,也就是2019年9月10日生效。
届时,现任CEO张勇将接替董事局主席一职。
3.2019年9月10日之后,马云将保留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成员的身份,直至2020年的年度股东大会。这一转变表明马云已逐渐从公司的日常运营中抽身,更多地成为公司精神上的象征。
4.马云早在2013年就将自己的CEO职责交给了陆兆禧,随后在2015年,张勇接替陆兆禧成为阿里巴巴的CEO。马云对张勇的领导能力和战略视野充满信心,并在一封公开信中赞扬他在组织文化传承方面的贡献。
5.马云,男,汉族,1964年9月10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阿里巴巴集团的共同创始人。
他目前担任日本软银董事、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理事会主席兼全球董事会成员、华谊兄弟董事、生命科学突破奖基金会董事以及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联合主席。
6.马云1988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并在同年成为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的英文和国际贸易教师。
1995年,他创立了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网站“中国黄页”,1998年担任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国富通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1999年创办了阿里巴巴,并担任公司CEO和董事局主席。
马云不再担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了吗知乎
阿里巴巴集团选择海外上市,而非国内A股市场,有其复杂且深刻的原因。
首先,政策限制是关键因素。
由于阿里巴巴集团注册在开曼群岛,其外资身份导致直接在A股上市变得困难。
为了规避此问题,阿里巴巴采用了VIE(可变利益实体)结构。
这种结构允许公司通过合约而非股权来控制中国内地的运营实体,以获取需要的牌照。
但若要改变注册地,转变为内资公司,几乎不可能实现。
其次,阿里巴巴希望保持创始人对公司的控制权。
虽然马云及其合伙人只持有公司约10%的股份,但通过提名董事会多数成员,实现了对公司的实际掌控。
为了确保上市后仍能保持控制权,阿里巴巴甚至与香港联交所产生分歧,最终选择赴美上市。
美国市场允许合伙人在提名董事会成员方面享有更多权利,符合阿里巴巴的需求。
最后,A股市场的承载力被认为是有限的。
尽管A股市场规模庞大,但其机制问题导致体质较为虚弱。
阿里巴巴若在A股上市,其巨大的融资需求可能导致市场波动,甚至影响市场稳定。
此外,考虑到阿里巴巴的规模,选择在美国上市可以利用其成熟市场的监管优势,如严格的法律法规、集体诉讼制度等,这有利于维持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公平性,为阿里巴巴的长期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