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合作用的图解:
光合作用是植物、某些细菌和藻类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图解来表示,它通常包括光依赖反应和暗反应(也称为光合作用的Calvin循环)。
光依赖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需要光照,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产生ATP和NADPH。
暗反应(Calvin循环)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不需要光照,利用光依赖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将二氧化碳固定并转化为有机物,如葡萄糖。
2.光合作用的方程式解:
总反应式:
6CO2+6H2O→C6H12O6+6O2。
(箭头上边填光照,下边填叶绿体)
光反应方程式:
2H2O→4[H]+O2
NADP++2e-+H+→NADPH
ADP+Pi→ATP
暗反应(Calvin循环)方程式:
6CO2+12H2O→C6H12O6+6O2。
(箭头上边填光照,下边填叶绿体)
3.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反应阶段:
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内的类囊体上进行,需要光照。这个阶段中,水分子被分解产生氧气和氢离子,同时生成ATP和NADPH。
(2)暗反应阶段:
暗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内的基质中进行,不需要光照。这个阶段中,二氧化碳被固定并还原成有机物,如葡萄糖。这个过程利用了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NADPH。
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是相互依赖的,共同完成了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意义:
1.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植物、动物和人类的食物来源。
2.光合作用储存的化学能是生物体内各种生命活动的能量基础。
3.光合作用通过消耗二氧化碳和产生氧气,维持了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4.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是地球上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基础。
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和方程式
(1)光反应。场所:类囊体薄膜
2H₂O—光→4[H]+O₂。
ADP+Pi(光能,酶)→ATP
(2)暗反应(新称碳反应)。场所:叶绿体基质。
CO₂+C₅→(酶)C₃。
2C₃+([H])→(CH₂O)+C₅+H2O。
(3)总方程
6CO₂+6H₂O(光照、酶、叶绿体)→C₆H₁₂O₆(CH₂O)+6O₂。
二氧化碳+水→(光能,叶绿体)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光照强度、温度和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1、光强度:光合速率随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在强度达到全日照之前,光合作用已达到光饱和点时的速率,即光强度再增加光合速率也不会增加。
2、温度:光合作用是化学反应,其速率应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但光合作用整套机构却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度高则酶的活性减弱或丧失,所以光合作用有一个最适温度。
3、二氧化碳浓度: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会使光合速率加快。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是综合性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