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这句话普遍被应用于网络暴力上,在互联网上对于这句话的讨论是尤其多的,实际上这句话是一种极大的误导,他背离了诗人的本意,其所引申出来的含义也太过于片面,停留在微观层考虑问题。
雪崩并不是几片雪花所能够撼动的,只有勤铸坡,夯实地基才是治本之道。
一、被曲解的句子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这句话是出自于波兰诗人斯坦尼斯洛的名句,然而诗人在原文中翻译出来的原本意思是:雪崩中,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
探讨这句话的背后,我们要去了解斯坦尼斯洛所处的年代,这首诗是写于他在德国纳粹入侵波兰,他本人被关在集中营,每天看见那么多的死难者死去,而那些集中营的看守、押送犹太人的火车、毒气室的建造者们,他们就犹如一片片雪花般在做着自己的工作,从没有人觉得自己是应该为死难者的死去负责的。
他们活的太心安理得,面对邪恶的制度一点点都没有去想要忏悔,反而是在添砖加瓦。
二、过于片面的“责任”对于每一片随机飘落的雪花来说,它们本身并不是能够为自己所左右的。
处在一个雪崩的痕迹上,也只能顺势而落,岂有反抗的能力呢?雪崩本身就是因为那个要被摧毁的大雪坡道已经处于极速下滑状态了,滑坡早已经不能承受雪花的平衡力了,最后的坍塌是一蹴而就的,不能全怪罪在雪花身上。
只要有那个即将滑落的坡道存在,早晚是会出现血崩的现象,而几片雪花对它是不会构成太大的影响的。
一言蔽之,雪花不是雪崩的主要制造者,也不应该负主要责任。想要避免雪崩现象的发生,从根本上来说,我们要填坡植树,夯实地基的情况下才能平衡好坡面上的每一片雪花,避免雪崩的现象再发生。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下一句怎么说
雪山崩塌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但也没有一片雪花是说自己有罪的。
多少人学生时代的校园噩梦,就像是魔鬼一样缠绕在受害者的心里,有很多人是为了不被欺负而“被迫”加入欺凌大军,对那些更弱的人伸向更黑的手。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电影《悲伤逆流成河》讲的就是一个因被校园暴力折磨而最终以死来解脱换取自由的故事。
电影的女主人公易遥在最终跳河之前说“你们没杀过人吧你们永远不会承认自己做过的事情有多恶毒你们动手的没动手的都一样,都不是什么好人,你们比石头还冷漠,你们恶毒又愚蠢,你们胆小怕事,别人做什么你们就做什么”。
然后转身义无反顾的跳入河中以求解脱。
当时在影院看完这场电影后的我泪流满面,心疼易遥的处境、心痛那些间接杀死易遥的凶手,憎恨校园暴力的魔爪。
我们痛恨校园暴力,本来应该是孩子们成长的乐土的校园、本应是一片祥和的校园、本该是成长成才的校园,却也是校园暴力这只黑手的生长之地、触及之地。
如何有效的树立学生的正确观念,减少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是当今社会与学校还有家长为之思考的。
网络键盘,很直白,就是俗称网络喷子,利用键盘在网上发布一些侮辱性的言论。
比如去年的雪莉,那个俗称“人间水蜜桃”一样的美丽充满灵性的女子,导致她选择以死来换取自由的原因之一就是网络键盘的不当言论。
当你死去时,世界突然爱你。
舆论是双面的,能扶起一堵墙,也能拆了一座城。
有句话是“唾液都能淹死人”,当今是一个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利用好手中的键盘营造一个温馨绿色的网络环境,正确发表言论,是应该值得反思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