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1200元/针
佩乐能®是什么?
佩乐能®(通用名聚乙二醇干扰素alpha-2b)是一种长效干扰素,它由著名的制药企业美国先灵葆雅公司生产,在全球长效干扰素中处方量排名第一。
佩乐能®是2000年及2001年第一个通过欧盟和美国FDA批准的长效干扰素。
2004年5月在中国获得批准用于治疗慢性丙型肝炎;2006年,在全球多个国家获批乙肝适应症;2007年3月在中国获批慢性乙型肝适应症。
佩乐能®是最优化设计的长效干扰素
1992年美国FDA批准INTRONA®(普通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到2000年,干扰素的应用历史已有10余年,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但普通干扰素alpha有一个缺点,就是分子小,注射后大部分经过肾脏“漏”出体外,注射后4小时就排出一半,12小时后体内的干扰素就基本完全排出体外了。
为了维持疗效,不得不每周三次注射或隔日注射一次,不仅不方便,而且抑制病毒也不持久。
怎样克服这个缺点呢?科学家们发现一种叫做聚乙二醇的物质可以使干扰素的分子变大,防止干扰素从肾脏漏出。
研究表明,聚乙二醇的分子量越大,半衰期越长,给药次数越少,但其抗病毒活性也越来越低。
选择聚乙二醇分子量大小时既要延长半衰期,使其能一周给药一次,又要最大程度地保留抗病毒活性。
佩乐能®在延长半衰期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抗病毒活性,这一平衡点时的聚乙二醇分子量就是12KD,所以说,12KD的聚乙二醇是最理想的分子量大小,佩乐能®是最优化设计的聚乙二醇干扰素。
在延长半衰期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抗病毒活性。
佩乐能®的体外抗病毒活性比长效干扰素alpha-2a高25倍以上。
佩乐能®是唯一按体重给药的长效干扰素。
对于一种没有不良反应或不良反应很轻,再大的用量也不至于影响到病人的生命的药物,临床上可以不用考虑太多给药的方式。
比如,我们经常吃维生素C或维生素E等,因为你吃一片和吃十片都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但是,对于有可能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如何控制用药量就非常重要。
干扰素alpha常见不良反应之一就是骨髓抑制,表现为注射干扰素一段时间后,白细胞或血小板下降,骨髓抑制严重的病人将不得不减少剂量或停药,从而影响疗效。
因此,对干扰素的应用也应该按照病人的耐受性给药。
佩乐能®问世后,先灵葆雅公司为了克服普通干扰素固定剂量的以上缺点,新的长效干扰素按照病人的体重给药,小体重的病人给小剂量,大体重的病人给大剂量,实现了不良反应最小化,疗效最大化。
为什么说佩乐能®的安全性好?
研究表明当干扰素单一固定剂量给药,骨髓抑制的发生率随体重的增加而减少,体重大的不良反应少,体重小的不良反应大。
佩乐能®按体重个体化给药,使不同体重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同,避免了单一固定剂量给药时,体重小的病人骨髓抑制发生率高的缺点。
另外,由于佩乐能®的优化设计的聚乙二醇分子量(12KD),保留了30%的肾脏清除率,停药后从体内清除迅速,当发生明显骨髓抑制时,调整剂量方便及时。
佩乐能®治疗乙肝的疗效如何?
国外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佩乐能®可以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HBeAg阳性慢性乙肝,HBeAg消失率可达36%,优于历史对照中普通干扰素的应答率。
尤其重要的是,佩乐能®单药治疗的病人,如果HBeAg消失,其中19%的病人将获得HBsAg转阴,这是目前最接近“治愈”的指标。
国内佩乐能®与甘乐能®(干扰素alpha-2b)比较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试验已经结束,佩乐能®按体重给药的疗效明显高于甘乐能®,尤其是HBeAg消失率,国内临床试验首次表明,佩乐能®治疗较难治的、中国人常见的基因C型乙肝的病毒学应答率明显高于甘乐能®。
临床试验还证明,佩乐能®治疗普通干扰素或拉米夫定治疗失败的病人,如果治疗前病人的ALT³4倍正常上限值,佩乐能®的应答率达50%以上。
对于治疗前ALT较高,年龄较轻的病人,佩乐能®的应答率更好。
乙肝长效干扰素价格,2019医保可以保险吗
乙肝疫苗可以报医保。
乙肝疫苗作为预防措施,通常不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但对于乙肝治疗费用,医保的报销政策因地区而异,部分地区将乙肝纳入门慢门特病种,患者在协议医疗机构就医时,符合条件的医疗费用可以通过医保报销。
例如,治疗乙肝的长效干扰素和部分口服核苷类似物如拉米夫定、替比夫定和恩替卡韦在《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是可以报销的,但通常有疗程限制。
参保人员若已加入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治疗费用可按一定比例报销,但往往不能全额报销。
乙肝疫苗的接种指南:
1、接种对象:主要针对新生儿、儿童及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成人;
2、接种剂次:通常为三剂次,分别在出生后24小时内、1个月及6个月时接种;
3、接种部位:推荐在肌肉内注射,常用部位为婴儿的大腿前外侧肌肉,成人则为上臂三角肌;
4、接种禁忌:对疫苗成分过敏者不宜接种;
5、加强免疫: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个体,可能需要加强剂次以确保免疫效果;
6、接种后观察:接种后应在医务人员监护下观察至少30分钟,以便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异常反应。
综上所述,乙肝疫苗通常不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但乙肝治疗费用在部分地区可以通过医保报销,但报销比例有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八条
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